《看见》里的看见

作者: 胡不可可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19:34 被阅读6次

      在这个时间被手机碎片化信息所包裹的时代,我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书了,可拿起它依旧欲罢不能,所以想分享给大家,透过《看见》,我所看见的。


    《看见》里的看见

    一.看见柴静

      我们学新闻的,有些新闻理想的,都喜欢把柴静奉为偶像,在没有翻开这本书之前,柴静与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名人”,或许说是个有争议的名人。

      《看见》近乎是她来到央视后的一本自传,书里那些采访前后的故事或引人深思,或令人悲恸,但那些情绪不过于捕捉存活时间仅仅几分钟,加诸在一起却让柴静这个人变得立体起来。是一种很自然的熟悉饱满。

      在网上看到过对她的褒奖,“当热烈包围世界,她以冷静的姿态飞渡。内心有海量,她亦是一片海。心怀有梦,俯身为蓝,总向着最深的那片海域飞翔”。

      我虽尊敬她,却不喜这样神化式的评价。

      《看见》里的她,坚毅勇敢,敏锐自持,有一份难言的傲气,也有一些寻常女生的小任性。那份傲气与任性让她屡屡出错,屡错屡改,却也让她显得更接地气。

      生活里的柴静是有不小争议的,有人奉她为偶像,也有人称她为“柴婊”。知道她的争议后特地去网上查了评价,众说纷纭。但我仍愿相信《看见》里的她,别人的大义我不懂,或许我的看法太过片面,但她的文字,从文字里流淌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对记者的探寻,对自身的批评让我觉得这个人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肉的。

      就如鲁迅所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我敬佩那些身体与灵魂同样活着且炽热的人们。


    《看见》里的看见

    二.看见探寻

      柴静说,她所理解的探寻是“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

      之前,心里一直有一个不太明晰的问题,看到这段话觉得豁然开朗。

      我们的职业,我们的人生都是一场探寻,时常在以为“柳暗花明”后又陷入“山重水复”。

      我们的前辈们总结了各种条条框框的规定,称之为“理性的经验”。可新闻业如同人生是不可被规范,被压抑的。有时候一些话本身没有意义,按照“经验”不允许出现,可是它自然而然的到了嘴边。

      记者的所谓理性在惨痛的真相面前会不会显得过于冷漠?

      记者是应该避免“真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还是用所有的感受去走进真相?

      这些东西,我目前都还没有答案。

      但我渐渐明白,要做好一个记者,不能只是从别人身上学,前人的经验或许会让我们避免一些曲折。更多的是是非非都需自己去体验,好的坏的都是必然,一切存在都有意义。

      没有谁可以完全掌握技巧后去做记者,没有谁一开始便无懈可击。时刻保持寻求真相的勇敢,时刻警惕真相的流逝,时刻以谦逊的态度去理解不同情景下的新闻。

      愈加投入,愈能明白,何为记者,何为真相。

    《看见》里的看见

    三.看见责任

      在《看见》里,我感受到一种被放大了的媒体责任。

      柴静他们一群人,调查戒毒所,调查山西环保,给遇到不公平待遇的艺考女性发声,给同性恋发声,那些被采访的人,那些看到采访的人,因为他们多多少少有了改变。

      都说现在新闻“敢死队犹在,特种兵已亡”,有许多的自媒体没有接近真相,凭着一点未经核实的社会舆论写出一堆爆款。

      他们有的观点独到,有些是难得一见的好文,他们或许真的愤懑,但无论如何,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如今记者越来越少,写手却越来越多。未见真相而发表言论,“抢新闻”,是在凭着运气消耗人气。

      媒体的责任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我们需要记者里的“特种兵”,而不是文坛界的新星。

        我们始终要记得,“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何出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里的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wb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