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力量

作者: 煮盐呓语 | 来源:发表于2021-01-03 23:16 被阅读0次

在第三部《第二基地》中,阿西莫夫清晰的展现出了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即无形的精神力量高过于有形的科技力量,我们的控制对象应该从改造外界回归人类自身。所以他设定了第一基地继承了帝国的科技,第二基地继承了帝国的心理学,而第二基地才是最终的守护者。

在文中,他更是赤裸裸的说:“一个建立在精神文明之上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中,主要都是有形的科技在不断进展;换言之,人类驾驭周遭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然而,人类对于自身以及社会的控制,凭借的却是随机的摸索,或是那些以灵感、直觉、情感为基础的伦理体系。结果,历史上从未出现稳定度大于55%的文明,这可说是人类的大不幸。”


他认定正是在精神层面的混沌,导致人们无法相互理解,是人类苦难的根源——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内心思想与感情的方法。它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经过学习方能使用,也不能算是一种完美的沟通方式。人类所建立的语言沟通模式,只是利用各种声音的组合来表示精神的状态。然而这种方法却极为笨拙,而且表达能力明显不足,只能将心灵中细腻的思想,转换成发声器官所发出的迟钝声音。

追根究底,一直向深层探索下去,我们就能够发现,人类所蒙受的一切苦难,都可以追溯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银河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了解他人的心思。

每一个人都将自己隐藏在他人无法穿透的迷雾中,而每团迷雾中也只有一个人。偶尔,从某团迷雾会透出一丝微弱模糊的讯号,而人类就是借着这些讯号互相摸索。然而,由于相互之间无法了解,也就不能彼此互信互谅,所以每个人从幼年时代开始,始终处于一种绝对孤寂的状况,时时刻刻都会感到恐惧不安。长此以往,便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猜忌与迫害。数十万年以来,人类的双脚在泥泞中蹒跚前进,心灵也因此被压制了同样久的时间,事实上,心灵的力量早就可以带领人类飞向天际。”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谢顿认定人类终将抛弃语言这种交流方式,可以观察和感受相互之间心灵的反应来交流,因此谢顿计划大力发展精神科学。


可是,这真的是人类的出路吗?我很怀疑。

摒弃语言的“迷雾”是阿西莫夫倡导的重要手段。这个迷雾的概念和《三体》的黑暗森林理论类似。因为无法互相理解和感知,所以产生无限的恐惧和猜忌,最终互相残害。

可是语言的不完整性,作为许多伪装与阴谋得以实践的基础,对于人类究竟是利是弊?可与《三体》中人类世界与三体世界的交手方式做一对比思考。

而且心理史学的那种视图通过精神力量来精确预制人类的行为和未来的方式真得是可行的吗?或者说我们人类就是应该加强对自身精神的控制?

可是阿西莫夫自己也倡导人类通过单纯(放下)→自我觉察→无我来解放自身的精神力量——“记住,要想真正发挥精神力量,并不需要将心灵绷得紧紧、抓得死死的。对于探测器而言,那无异于一种空洞的精神状态。反之,你应当培养一种单纯的心境,一种自我的觉察,一种无我的意识,如此任何情绪才能无所遁形。”

相关文章

  • 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在我身边已经有10多年,但是我一直没有认真读,因为每每...

  • 精神的力量

    忍受着肌肉撕裂的疼痛 享受着无病呻吟的快感 追求犹如禽兽般的力量 追寻着契而不舍的精神

  • 精神的力量

    如果不承认精神的力量,许多现象讲无法解释。 读书后才知道,造反起义的不仅仅是被压榨的无法生存的农民...

  • 精神的力量

    文/雒宏军 人文学者从事文化研究工作,继承历史,开启未来,在整个文化链条上,可以看作一种创造性的文化传递活动。教育...

  • 精神的力量

    通过听刘主播的讲课、看思维导图和课件,我对这本书大概的认识是精神的力量大。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谈论的话题...

  • 精神的力量

    编者按:人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精神性存在,并感到凭借自己所特有的精神力量,能超越自身作为动物天生羸弱的一面,即超越自...

  • 精神的力量

    文|兰默然 在《菊与刀》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空战结束后,日本的飞机以三、四架的小编队飞回机场。一个大尉在最先...

  • 精神的力量

    生命需要健康的身体以运作,更需要强大的灵魂来支撑。 一定有一些重要的精神力量,才能撑起自己的天。 1活着就要自信,...

  • 精神的力量

    我是个老师,看到过好多孩子。有的母亲不停指责自己的孩子,充满嫌弃。即使小小年纪的孩子,都会显得脸色黄一些。...

  • 精神的力量

    在这个时代有一种精神与物质背道而驰 那是一种心系天下苍生的大爱精神 这种精神像水灌溉农作物的无声滋润 又像阳光普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xm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