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24799/ed2d81beff38883b.jpg)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康德
(一)。
现在是晚上11点,而我刚刚睡醒。打开手机,看到师兄给我发的消息:“导师的课题论文明天就要交了,你写好没”?
可怕的是,我还没有开始动笔。更可怕的是,今天下午有一堂数模的考试,我居然睡过去了,这就意味着我可能过不了毕业答辩。
我呆呆地坐在地上,没有开灯,一想到论文没写,毕业无期,心里就像有蚂蚁在跑,很难受。
我不停地问自己:“这就是你想要的自由吗"?
我读的是数学专业,枯燥乏味,整日跟着老师做研究,每天就是不停的演算证明。
看着别人谈恋爱旅游,把日子过得丰富多彩。我就不停的抗拒着现在的一切。
我讨厌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我想要自由。
那我想,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于是逃课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我常常窝在寝室打游戏睡觉追剧。
室友们甚至封我为"睡神",她们感觉没有谁比我还能睡。
我偶尔傍晚醒来,望着淡黑的天空,心里空荡荡的。为了掩饰这种虚无感,我又沉沉睡去。
(二)
知乎上曾经大热过这样一个问答: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那天晚上坐在冰冷的地板上,我就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是世界上任何一条路都不好走,更何况是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我那个正在读研究生的师兄,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风雨无阻地去跑五公里。有时候路过实验室,也会看到他头埋得很低的画图。
有时候我和他一起吃饭,他总是点标准的健身餐。看着对面一盘没有食欲的沙拉,我问他:“你吃得下去吗,为什么对自己要求这么高,难道不是开心最重要吗”?
他看着我,眼里满是坚定,“你有没有很想去的地方,很想拥有的东西,很想在一起的人“?
我疑惑的看着他,他继续说:“我想要毕业后拿到一家大公司的Offer,跟我的女孩去我们想去的地方,我想要给我的女孩自由的生活,所以我必须要努力一定要自律”。
我看着他,陷入了沉思。如果你有一个目标,似乎自律也没有那么难。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既然想要得到,就一定会有失去,而学会控制自己,是一个最强者的本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7324799/0b7a61d5dacec4b0.jpg)
(三)
那天去听一个知名的数学教授的讲座,他给我们讲《礼记,中庸》中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他说:“研究数学的人,尤其要做到慎独,这个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只有做到了慎独,才可能有研究成果”。
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慎重行事;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保持清醒,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度自律。
昨天有人和我聊天,抱怨自己乱七八糟的生活,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感觉快烦死了。
这样的生活一团糟,缺少体系感,而自律的本质恰恰就是建立生活的体系感。
我们每天都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怎么做。
我见过生活最有体系感的人,是隔壁专业的第一名。她有一个计划本,如果你翻开看,你会发现她的时间被精确到了分钟。
这三十分钟要记四十个单词,晚上要去跑一个小时的步,练四十分钟的瑜伽。她的生活紧凑而不失条理,生活的容量和密度集中也有质量。
有人说: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快乐和欲望的控制。
对于自律的人,其实满足感和成就感比不自律的人要高一个层次,而且他们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容易获得自由感。
(四)
最近读著名作家老舍的传记,发现他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他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多少字,不完成绝不收笔。
年轻时他每天写3000至4000字,一个暑假可以写完一部长篇文学作品。他64岁的高龄写《在红旗下》,精雕细琢,每天坚持写1000字。
正是这样高度自律的生活,孜孜不倦地伏案,他才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在新文学上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再来看他的成功之路,他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易于完成的目标,最后成功完成著作。
想要成为一个高度自律的人,除了有明确的目标,找到自己生活的体系感,更重要的是学会分解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如果你一开始想的是千里之外的终点,你可能中途就会放弃,因为那个遥远的终点会吓到你。
不要着急,把大目标分成你可以完成的循序渐进的小目标,你离成功就不远了,你想要的自由也在向你招手。
设计师山本耀司曾说:“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我们都向往诗与远方,渴望自由,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想要的自由,其实是高度自律成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