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3年12月月度营(内部伙伴)简友广场
老太太驾鹤西去,三个闺女家为啥不祭拜

老太太驾鹤西去,三个闺女家为啥不祭拜

作者: 清泉青 | 来源:发表于2023-12-24 15:50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商学院

村子东头的郭老太,96岁高龄,驾鹤西去了。

村子里所有的人都说,这是喜丧,大家不用十分悲伤,哭得昏天昏地,快百岁的人了,可以热闹一下。

她的三个儿子,每人请了一班子唢呐队,几个孙子又请来了一个表演艺术团军乐队,唱歌跳舞,动力感十足。

他们家里也没听到哭声,三个闺女穿着孝布衫,出来进去,没有一点儿悲伤的样子。

见到熟人,有说有笑,母亲的离开,似乎是一件高兴的事儿。

街上的人说,这姊妹仨是咋回事?!亲娘没了,虽然是喜丧,她们也应该哭应该悲伤,不能笑着跟人说话啊。

看她们三个,虽然都六十岁左右了,穿着孝服站在人群里很扎眼,看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在舞台之上蹦蹦跳跳、热热闹闹,她们还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说跳的带劲儿。

看那个最小的闺女,用手指着,说,那个小子跳得不错,后空翻,真有两下子。

人们不仅奇怪,这三个人现在应该守到母亲的棺材边,守孝啊,咋出来看热闹?不怕人家笑话吗?

眼尖的人,看到门口张贴的白色告示上,写了三姐妹的上礼钱,仅仅只有300块。

闺女家过得都不错啊,其中一个在城里生活,听说车房都有,儿子都娶了媳妇,手里有钱。

还有那个最小的妹妹,虽然生活在农村,男人是包工头,家里住的是小别墅,手里也有钱啊!

他们手里有钱,为啥上那么一点儿礼金?寒碜不寒碜人?

这姐妹仨是商量出来的,村里跟老太太儿子对劲儿的人,有很多都是随了500块,一般都是二三百元。

没事儿找事儿的人,悄悄问老太太的小孙子:小子,你三个姑姑是咋回事?她们得出来看热闹了?咋随礼那么少?

小子一笑说:俺姑都老了,没钱。其他的不知道。

这三姐妹,平常也不咋来看老娘,也没有守在床前,捧茶递水,尽尽孝心。

郭老太太也不简单,她是从校长位置上退休的,是非常出名的老校长,一干就是几十年。

她教书育人,却有一个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儿子是她郭家的人,出嫁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一点儿光也别想沾。

她退休以后,工资是很高的,有人说是三千多,有人说是四千多,还有人说有六七千呢。

到底有多少,外人都不知道。

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待她都非常的好,是村里孝顺的出了名儿的。这让闺女根本插不进手。

她一辈子爱干净,屋里一尘不染。三个儿子她谁都不跟,自己独居一个小院子,三家轮流照顾她,轮到谁了,谁来,她当月的工资就给谁。

闺女说来照顾她,尽尽孝心,她拒绝了。

村里人都说,这是她的明智之举,自己晚年不受罪不受累不麻烦人。

谁来伺候她,都不白白出力。

这是她婆婆传授给她的方法。当年她婆婆家是大户人家,手里有钱,到老了,自己做不动了,拿钱让人伺候。

几个儿子媳妇轮流管,谁来每个月都是四块现大洋。

一直到死,她老人家没有受到罪上。真是高招啊!

她把这招儿传给了儿媳妇,就是郭老太。她照着婆婆的方法,让几个儿子媳妇都对自己特别的好。

幸亏她是有退休工资啊,要是没有,咋办?

几个闺女原来跟她商量,让她去几家也住住,她不憨不傻,金家银家,舍不了穷家,谁家也不去。

闺女们给她拿吃的喝的,那是应该。要是谁给她买了衣服,说出多少钱,她一分不少都给她们。

老三闺女曾经张口问她要钱:娘,您一个月那么多钱,给我们姐妹几个分一些,就说你花了,哥嫂也不会知道,不会吭声的。

她一听,笑笑说:我以后老了,啥事儿都不管了,不操心了,你们各自一家人,都过得平安幸福就好。人得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至于我那退休工资,它姓郭,你们要是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我支持一些可以,谁家孩子结婚生子了,我也给,其他,就不说了。

娘说出这样的话,让姐几个没啥说。

孩子们一个也没考上大学,结婚的时候,娘给了一千块。但是,她孙子结婚的时候,每人是五千块!

这让闺女们心里很不平衡,那是自己的亲娘,没啥说。

二闺女对郭老太说:娘,你把你的钱,给我们姐仨分一些,有一天你百年后老了,我们拿礼金多一些,脸上不是也光彩?

你猜老太太怎么说?

她说:做人要实诚,玩那虚的干啥?!到时候,你们凭条件拿,能拿多少是多少,就是一分不拿,你们哥嫂也不会说啥。

他们也不吃亏!我这辈子,不靠你们任何人养活,不亏欠你们任何人的。

这话,把闺女噎得说不出话来。光生气没有用,老太太她脾气好是好,一到原则问题,不让步。

乡亲邻居,都说她不糊涂,是个少有的聪明人。

农村有句俗话,亲外甥,是咕咚,意思就是白搭!谁家老人亲闺女家,偏心闺女,都是闹得鸡飞狗跳,一家人过不安生。

聪明的老人,心里跟明镜似的,孙子才是自家亲人,将来和自己埋在一起的人,骨头近!

外甥呢?将来是埋进他们祖宗老坟里的。

老太太的孙男娣女,节假日,逢年过节都过来陪奶奶说说话,聊聊天,热闹热闹,那闺女家的孩子,他们啥时候也不会这样。

这老太太亲儿子媳妇,亲孙子,头脑清醒着呢。

三个闺女各自一家,各忙各的,不操娘的心。老太太身体一直很好,常年就不和医院打交道。

偶尔头疼发热,熬几天就好了。她身体素质特别好,自愈能力很强大,年轻人都得佩服。

她每天早上起来很早,就是出去转悠锻炼。白天休闲的时间,坐院子里看书写字。孩子们来了,给他们讲故事,人活得通透,凡事看得很开,不操啥心。

这老太太一走,他们一大家的摇钱树倒了。儿子媳妇比闺女们还难过。

看媳妇的眼睛都哭红了,闺女的脸上没有一点儿的悲伤。

接下来的事儿,让大家都气愤!

葬礼举行到祭精环节,三个闺女女婿都不愿意祭精,你说气人不气人!

本来是大闺女女婿祭的,他说自己上年纪了,腿脚不麻利,不祭。

二女婿呢?怎么说?这不是他的事儿,尽管能多得两条毛毯,他不出来祭。

老二女婿不祭,老三女婿更滑了,到时候,他躲一边了!

你说这仨人办的啥事!?

三个闺女都不吭声,没办法,只好让姑家的儿子,一个当外甥儿外人祭精了。

村里人议论纷纷,都说仨闺女的不是。好歹老太太入土为安了,这事儿也算圆满了。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三姐妹差点儿给哥嫂们断亲。

原来,郭老太太走后还有二十个月的工资,还有丧葬补助款项,加上老太太生前还有一张折子的存款,听说有十几万块呢!

三姐妹知道了,一起来问哥嫂们要钱。

结果,可想而知,大吵大闹了一番,一个娘生的孩子也不亲了。

街坊邻居都笑话三姐妹:你们还有脸来要钱,今后不想走娘家了吧?

小妹一听说:不走就不走!俺娘的钱都给他们了,他们占便宜占清了。

俺姐妹几个,俺娘一分也没给过。现在俺娘留那么多钱,为啥不给俺几个分一点儿?!

按照法律规定,儿女都有份,俺们三个应该分一份。

人家都不吭声了。一个娘生的孩子,大吵大闹了一番,结果,三个闺女一分也没得。弄得亲戚自想做不成。

三个闺女气夯夯的走了,哥哥们说,她们今后要是来了,还是亲戚,要是不来,那就断亲了。

谁对谁错,家务事儿,谁能说得清呢?

清干不了糊涂结,难得糊涂!

相关文章

  • 驾鹤西去

    一周左右的时间,楼背后的村里办了两起白事。对,他是一个村,是存在于高楼之间的一个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满院的...

  • 2019-10-09

    我想出家,别问为啥 我想出家 别问为啥 母亲驾鹤西去时 我便明白 余生只有归途了 归途上有个老人在等待 手里端着一...

  • 《诗人篇 驾鹤西去》

    我们的肩膀 原本担负起 历史的责任, 用手中的笔墨 书写着国家的兴盛衰亡, 集合人民的舆论 代表广大群众的思想, ...

  • 邓老驾鹤西去

    近些时段,不少名人去世,感触颇深的是邓铁涛先生的去世。 当今中医还没有完全被赶出历史舞台,20世纪八十...

  • 驾鹤西去归自然

    昨天凌晨,享年八十四岁的姨父刘智忠老大人驾鹤西去,魂归大自然。在微信群里闻此畺耗,震惊不已。三月份去看姨父时还尚好...

  • 慈母仙逝,驾鹤西去

    昨天下午5点40分,哥哥打电话给我,说母亲在叔叔家聊天,晕倒了,当时正在送往医院,我当时听的心里突突,还在单位上班...

  • 怀念驾鹤西去的前辈

    怀念啊,我们的前辈。 朋友司徒洁,写了一首,深情的诗歌《怀念》 怀念 作者:司徒洁 无奈地看着你们远去, 消逝在海...

  • 父亲已驾鹤西去 - 草稿

    去年秋冬近两个季度干旱异常,一百多天的日子无阴雨;在雨水频繁的南方区域是一件罕见的事情。腊月二十六日是冬季里的大寒...

  • 我笑看亲人驾鹤西去

    十多年前,当我的妹妹永远的离开我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那一年,我的妹妹仅仅23岁,她的女儿也只...

  • 老爷子驾鹤西去

    1.9,周四 10时,五菱面包车来城上城接,出发。车载8人,拼车费50,来程100,亦是快刀,与四宝同。 12:4...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太太驾鹤西去,三个闺女家为啥不祭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rh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