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受文青父亲的影响,我仿佛天生的对艺术审美感兴趣。这都要归功于我的父亲。
回忆父亲那些年走过的苦日子,他仿佛都能通过文字、音乐来抒发人生的苦闷。特别是对小说的痴然,让他总能在苦中作乐。
记得八十年代的渝西小镇上,那时,还没有我。他为了看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的武侠小说,就在小镇上开了一家书店。
他想着可以边看书,边赚点碎银来补贴家用。可是,没想到,那些借书的人,如此不可理喻,很多都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
父亲的书店,这样,关门大吉了。
由此看来,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喜欢看小说的父亲,比我的文学慧根,还要深的多。但面对生活的压力,物质的匮乏,他又不得不暂时向现实妥协。
好在,父亲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虽然自己在买书、看书上的希望落空了,但他天生的艺术审美,让他又折身投入到音乐的世界里去,寻找人生的慰藉。
小镇的家里,从此,充满了悦耳的歌声。后来,我们不管搬几次家,家里唯一少不了的物件,便是音响了。
对唱歌和听歌同样痴迷的父亲,让我也喜欢上了音乐。这是从小耳濡目染的魔力。
父亲歌唱的好,连熟人和邻居们都是知道的。在我翻看过去的老照片时,我惊讶的发现,自己也是手握话筒,一副怯生生的模样。
从小就比较自卑的敏感我,在音乐中,找到回了活力和自信,这真是要感谢我的父亲。
艺术是治愈人的,父亲的乐观和好心态,都源自他对文艺的痴迷。也正是他的这份对文艺的热爱,影响了我,让我也走上了一个文艺青年的“不归之路”。
如今,已过天命之年的父亲,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骨子里对小说,对文字的那种迷恋。
“缘不知何起,而一往情深”可能最能形容这份爱的深沉。
现在的他,还一边工作,一边听书。作家雪小禅曾说“没看过一万本书,就别想当作家这回事”。
父亲从小到大,不止看了、听了一万本小说,我想,在他骨子里,也有一个文艺梦,但他把这个唯美的梦,全部倾注在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
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和青年时期的自己,虽缺乏自信,但每当我沉浸在文艺的世界里时,我就感到无比的欢愉,像一只鱼儿游浅在大海里一般自由自在。
给我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文艺,点亮了父亲内心火热的光芒,让他由内而外散发着乐观和自信。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丰富、喜悦、正直和善良。
直到现在,我都还铭记父亲对我说的那句“做人,要正直!”的话。寥寥几字,道出了他一生的做人、做事的底线和准则。
齐帆齐商学院12月月度营第20篇983字,累计20178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