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时候曾读过名著《飘》,当时停留于表面意思,未曾深入思考。后来再看了相关文章信息以及思考后,恍然大悟。我才明白: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永远不要把自己丢了。
《飘》的故事始于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女主角郝思嘉是南方大种植园塔拉的大小姐,她家庭富裕,养了一百多个黑奴,也非常幸福。父慈母爱,而且思嘉本人也聪明漂亮,受男性欢迎。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来看,她的性格并不完美,表面保持淑女的做派,骨子里却是叛逆。她出身名门,但不爱读书,也不愿意听别人讨论高深的话题,也十分自私。是不是跟我们印象中所理解的名门贵族小姐的作风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呢。
可是,书里面的思嘉就是这样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人,既不是傻白甜也不是白莲花,她更像是那种骨子里有“野性”的女孩,仿佛自己天生就知道她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这个目的她可以“不择手段”,但作者却让人意想不到,思嘉并没有变成更坏的人,从头到尾,她都不像电视剧那般被黑化,而是在一步一步中走向更加成长成熟起来。
谈及此,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你喜欢这样带有“野性”的女孩吗?
在言灿看来,这样有“野性”的女孩可活得更肆意洒脱,你可以认为这种女孩是偏向于理性,但理性之中又夾含着感性。也就是说,她会更客观去看待她所遭遇或者会面临的问题,无论是和男朋友分手,还是家里人逼婚或者其他琐事,这些在这样的女孩身上没有压力和痛苦吗?有。可是,她们会更倾向于快速解决,而非哭哭啼啼,磨磨蹭蹭,最后不了了之。
再接着看,思嘉用她的不择手段去达到目的,比如战争爆发,塔拉家园遭受威胁,母亲去世,父亲痴呆。这一切的苦难,并没有摧毁郝思嘉的意志,她做的,是舍此小姐做派,变成一家之主。当然,故事没那么大众化,该书精彩之处不是重点歌颂她的无私和奉献,反而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思嘉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复杂。
比如她发誓说只要不挨饿,让她杀人都可以,什么名声,见鬼去吧。
又如她三番两次向自己一个妹妹的未婚夫表白,从不顾其妹妹感受。
再如她为了经营工厂嫁给有钱并且爱慕她已久的白瑞德.....
这样的思嘉,多少人看不懂也不想看懂,甚至从一开始就定义其为“坏女主”。但是,这才是真实的思嘉呀,怎么可能有一夜长大瞬间变得好与不好呢?人性复杂,又谈何轻易改变。在现实中,没有电视剧小说那么简单。
那么,你以为思嘉就是如此了吗?
不。郝思嘉也有自己的原则跟底线。首先她没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唯一杀过的一个人是出于自卫枪杀了一个企图抢劫偷盗的北方逃兵;她没有好其妹妹的未婚夫发生不正当关系,反而是在后来她是唯一一个陪伴其妹妹度过人生中最痛苦的日子;她因钱与白瑞德一起,实际上那会她早已爱上了白瑞德。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根本性的真理,在遇事之际体现其价值。郝思嘉做到了,她为了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爱情,为了更自在富裕的生活,更是为了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就是她人生信条。
永远不要把自己弄丢了
故事的结局是白瑞德被思嘉所伤,离开了女主,看起来是个不完美的结局。可是,节末思嘉痛苦崩溃的同时,回望塔拉这座精神家园,信心满满地告诉自己:一定可以把白瑞德追回来,挽回他们迟来的爱情。很多人觉得女主太自以为是了,其实不然,思嘉之所以能够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恰是她骨子里的“野性”所为,一个有生活目标,给自己立flag的,并不断追寻的人,不正是多数人追求的吗?不管是面对战争这么残酷的事情,也绝不倒下,随波逐流。不管是在爱情的奔波徘徊里,也不允许丢下自己,而是一直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独立的思想。
我们一直在追求什么?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了。芸芸众生,何人知晓自己的秋凉呢?也许某一刻我们受到刺激想改变平凡的现状,一直与行为上的矮子battle,可惜我们总是完败。其实,我们不要讲究多么高深的道理,我们活得像样点就好了。这种“像样”,在言灿看来,女孩们要学一学思嘉。whatever or whenever,也请不要丢下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