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得到》这一年

作者: 蚁民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17:59 被阅读27次

    从去年下载《得到》APP到手机上那一刻起,我就走上了不归路,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想起以前,我一到周末不是约闺蜜逛街购物、看电影,就是开车带着家人在周边郊游,就算不出门也是在家里追热播剧。现在的我在家人眼里就是个中了邪的“怪物”,手机和耳机时刻不离身,周末不睡懒觉,越来越不爱出门,偶尔开车也是陪老妈到超市买生活必需品,亲友聚会一般找借口推掉。家里人认为我是得了手机上瘾症,一再劝我少玩手机,别弄坏了眼睛。虽然从表明上来看确实是无可救药,我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盯着手机看,难免被人误会在玩游戏或看视频,不然什么样的内容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我象着了魔一样。

    其实我也在琢磨,这一年来,《得到》到底让我得到了什么,让我为它付出那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从订阅第一个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起,我的学习热情就被点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大咖被罗胖招安到《得到》,我的订阅专栏数也不断增加,学习内容越发得丰富多彩,相当于在学校里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每一个专栏老师都带给你不一样的视野和思考维度。其实老师们备课也很辛苦,不仅要整理出全年的详细课表,还要把深奥复杂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的老师坚持每天亲自录音频。特别是刘润老师,他对录音内容和长度的掌控已经达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有的老师则擅长于讲解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比较“不实用”的知识,就拿我最近订阅的《熊逸书院》来说吧。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的历史知识一直是模模糊糊的,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还经常混淆人物和相关事件。跟着熊老师重温历史上的经典著作,就象他的发刊词所说,求知的旅程更像是过关斩将、攻城略地,快感十足,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鲜活,那些停留在遥远记忆中只和考试有关的历史人物,“八卦”起来也那么丰富有趣。熊老师作为思想隐士,学贯中西,能被请出山也间接证明了罗胖的独特魅力。

    回想一年来,《得到》培养了我良好的作息习惯。因为订阅的几个专栏大部分在早上更新,我从早上六点起床一直到坐公交上班的路上都在消化学习内容和做笔记,有时因为看得过于投入,居然坐过了站。我周末在家做家务和运动时,《得到》的音频是当背景音乐来听的。《得到》每周的直播,只要抽得出时间,我一般不会错过,边听边做笔记。为了分享和交流《得到》,我陆续加入了好几个学习群,大家在群里探讨专栏内容,分享知识红包。从不爱抢微信红包的我,只要一看到自己尚未订阅的专栏的知识红包,就条件反射般地点开,生怕错过了有限的分享名额。为了互通有无,我订阅的专栏的知识红包也全部分享了出去。《得到》二十多个专栏,一般不可能都订阅(土豪和精力过人者除外),大家通过分享知识红包,相当于在主修课外,旁听一下其他课程,感受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有时群里的学友也分享《得到》的《每天听本书》,但因为只有一个免费名额,一般不容易抢到。

    《得到》还强化了我为知识付费的习惯,这一年来,我在购买知识产品上的花费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得到》和《罗辑思维》经常推荐一些特别经典的书籍,我一般在手机上看了电子版后,再去书店购买纸质书收藏,一年下来,已经装满了大半个书柜(以前的旧书陆续被新买的书替换了出去)。对我来说,这一年来,逛街购物少了,书买得多了。我现在只要闪现买衣服的念头,就会想到不如在《得到》上多订几个专栏,钱花得更值,因为《得到》上都是实打实的干货,没有通货膨胀。自从在刘润老师的《五分钟商学院》里学习了定倍率这个概念后,了解到鞋服类和化妆品的定倍率都很高,便觉得没必要把太多钱花在穿衣打扮上了,不如多买些好书来武装头脑呢。因此我果断地减少了服装、化妆品的预算,节省下来的钱除了继续购买《得到》的产品外,还在李笑来老师的《一块听听》平台上购买了英语、编程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更加领悟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投资自己才是最划算的。

    我现在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专栏文章大部分是日更,周末还有加餐和彩蛋,大方的熊逸老师还爱送时长半个多小时的“鸵鸟蛋”。罗胖和李翔知识内参虽然免费,但内容也很精彩,值得认真研读。《得到》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求,但也让我愈发地焦虑,觉得要学习的地方很多,不知道这算不算它带给我的副作用?

    如果你抱着急功近利、非要得到什么的动机来《得到》学习,你会失望。就算李笑来老师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最标题党的专栏),也不是具体教你怎样发财致富的,尽管不排除有些人确实是冲着这个目的订阅的。就象李敖当年写的书被查禁时,为了掩人耳目,只能用色情图片作封面,导致他的读者中有不少是色情狂。就我自己与《得到》相伴一年的体会,《得到》的老师们学识渊博,三观很正,不少是跨界高手,跟着他们一起学习,对提升智识水平、培养多维度思考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也许越是没有功利心地去学习,去领悟,越能从《得到》中收获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作为年轻的知识服务平台,《得到》在短时间内获得几百万读者的信任和认可,这本身就说明了它存在的价值。我相信《得到》,更相信自己的眼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得到》这一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uj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