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择思集工具技能姿势
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四)

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四)

作者: 诗之源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22:44 被阅读7次

    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四)


    31、下马上马,孙膑小计赢千金

    【原典】

    孙膑从魏国逃到齐国后,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热情接待。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兵法,孙膑那睿智的谈吐和惊人的韬略使田忌佩服不已,几天后便无话不谈了。

    当时,齐威王在空闲时喜欢和王亲大臣们赛马。田忌老是爱输,每次都输掉不少黄金。田忌为此而非常烦恼。这一天,两人谈话谈到投机处,田忌无意间说出了自己的烦恼。孙膑说:“没关系,下次将军赛马的时候,让我去看一看。”

    隔了几天,田忌果然邀请孙膑一道去观看赛马。孙膑看了看,田忌的马其实与威王的马实力差不多,双方都有上、中、下三等马。但三局比赛田忌都输了。孙膑于是对田忌说:“将军明日再与威王赛马,我可以保证您取胜。”

    田忌大喜,说:“先生如果真能使我取胜,我就去向威王挑战,下个大赌注,每局一千两黄金,怎么样?”孙膑说:“将军只管去下注好了。”田忌便对威王说:“臣赛马屡赛屡输,明天我愿以所有的家产来与大王一赌输赢,每局赌注一千两,好吗?”威王一听便大笑起来,连说:“够刺激,够刺激!”

    于是一言为定。只等第二天开赛。

    第二天一大早,王公贵族们都驾着装饰华丽的车马来到赛马场,老百姓数千人也都闻讯赶来观看这激动人心的一赌。

    赛马就要开始了,田忌不禁紧张起来,悄悄问孙膑说:“先生,您的必胜秘诀在哪里呢?这可是千两黄金一局的赌注啊,开不得玩笑!”孙膑这才不慌不忙地说:“威王的马胜将军的马一筹,如果您的马按顺序对等与他的马比赛,自然非输不可,现在您只需要略施小计,第一局用您的下等马去对他的上等马,第二局用您的上等马去对他的中等马,第三局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他的下等马。这样比赛下来,您的马虽然会败一局,但必然会胜两局。三打二胜,一千两黄金不就是将军的了吗?”田忌一听忍不住叫了起来,一拍大腿说:“妙啊!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比赛开始,第一局当然是田忌输了。齐威王大笑不止,田忌说:“大王,还有两局呢,如果这两局臣也输了,大王再笑臣也不晚啊!”结果,第二局、第三局都不出孙膑所料,田忌的马都赢了,观众掌声雷动,欢呼声不绝于耳。

    田忌满面红光地从齐成王手中接过一千两黄金。

    比赛结束后,齐王很是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马,同样的赛法,这一次田忌会获胜呢?田忌忍不住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齐王。他对齐王说:“这哪里是臣马的功劳啊,完全是因为孙膑的计谋。”威王听了感叹说:“在这种小事上就可以看出孙膑先生的过人智慧!”于是赶忙召来孙膑,请教兵法,拜为军师。

    【新说】

    说起来,孙膑的确不过是略施小计而已,在今天的体育团体赛中,大到国际奥运会,小到一个单位的业余比赛,这种“下马上马”的战法已是常识。

    只不过,现代人聪明得多,早已发明了抓阄儿或电脑排名之类的办法,使你孙膑的计谋无从施展。

    问题倒是在于,孙膑的计谋本身虽小,但其思维方法却是不同寻常。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就怕想不到,就怕脑瓜于打不过转儿。

    由此看来,下马对上马的计谋在体育竞赛中虽然已走不通了,但用于其它领域其它事情上呢?比如说军事角逐,比如说市场竞争,如此等等..

    【典源】

    下马上马:通常说“下马对上马”。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孙膑小计赢千金: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2、解铃系铃,优孟悲马劝簿葬

    【原典】

    优孟是春秋时楚国的戏子,他身高八尺,滑稽善辩,常以说笑话的方式向楚庄王提意见。

    楚庄王非常爱马,他给自己最心爱的一匹马穿上绣花衣服,让它住在豪华的房子里,晚上让马睡在床上,用枣脯来喂它。后来这匹马得肥胖病死了,庄王要用大夫的礼仪来厚葬它。大臣们认为这样做太过分了,都表示反对。

    庄王下令说:谁敢反对他的主意,就处死谁。

    优孟知道这件事后,决心挺身而出劝谏庄王,有一天,他一见到庄王就爷天号啕大哭。庄王大吃一惊,忙问其中原因,优孟边哭边说:“这匹马是大王最珍爱的,现在不幸死了,像楚国这样的大国,按大夫礼遇安葬它太小气了。请庄王照君主的礼仪来安葬它吧。”

    庄王反问道:“那么怎样照君主的礼仪来安葬这匹马呢?”

    优孟止住了哭泣,一本正经地说:“我看要用玉石做一副棺材,外面套上最好的木料。派全副武装的兵士为它造坟墓,老百姓去背墓土。出丧时,请齐国和赵国的来宾走前面,韩国和魏国的来宾跟在后面。再为它修一座祭祀的寺庙,封给它一万户的封地,这样,各国的诸侯就知道大王是真正轻视人而宝贵这匹马了。”

    楚庄王听了这番话,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点过分,对左右说:“我的过失真有那么严重吗?该怎么办呢?”

    优孟接着说:“依我看,还是请大王按照对待一般牲畜的方法去办吧。

    挖一个土坑,用铜槽做棺材。给它准备些姜枣,献上些木兰和稻谷,然后把这些东西全放进火里烧熟,把它安葬进人的肚子里。”

    于是,楚庄王便派人把那匹马交给管御膳的官员去处理,下令不让天下百姓知道这件事。

    【新说】

    一个戏子,竟做出了位高权重的大臣们所不敢做的事。认真想想,人生万事,同演戏之间有绝对的界限吗?可以肯定他说,即使有,这界限也是模糊的,而在骨子里,世界是个大舞台,世上的男男女女都是演员,都在演戏。

    优孟的真正意图,是把哭马当作进入角色、入戏的切入点,然后让庄王自己来收场。道理很简单,谁把铃子套上去的,谁就去把它解下来;谁惹出的祸事,最后还得由谁来收拾残局。这个方法很有点像今天的“岗位责任制”,谁在岗位上,就自始至终负责到底,自己惹出事端,还得自己设法解决,别丢下一摊子祸事,让别人来揩屁股。

    让惹出事端的人去解决事端,并不是为了推脱责任,相反,这才是真正负责的态度,因为,最了解情况,最明白事情因果奥妙的,非当事人莫属,谁去代替他,都隔了多层,不仅要多费周折,弄不好还会惹出更多的事儿来。

    所以,为了迅速、准确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最便捷的办法是直接请当事人出场。

    请当事人出场,还可以收到给人台阶下、“治病救人”的效果。为当事人提供将功补过的机会,岂不是可以体现宽大力怀的胸襟气度吗?

    当然,当事人能自己醒悟,自己找台阶下,主动去把铃子解下来,是最好不过的,这体现了他的聪明。倘若执迷不悟,敲打一下使之醒悟也无妨,只是得注意方法。优孟的戏之所以演得成功,除了达到警醒庄王的目的外,还在于他具有令人捧腹的幽默天才。

    【典源】

    解铃系铃:语出明代瞿汝稷《指月录·法灯》:“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优孟悲马劝薄葬:事见《史记·滑稽列传》。

    33、不神之神,郭子仪一语破的

    【原典】

    唐代大臣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以后,又经过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屡建功勋,被封为汾阳王。他身为国家元老,功高几可盖主。

    然而,在汾阳王府第里,却与别家府第大不相同,毫无森严壁垒之势,而总是门户大开,任出任入。

    有一天,郭子仪部下的一位将军求见。当时郭子仪正在侍候夫人和爱女梳妆,他毫不在乎被人看见,仍不慌不忙,照旧待候完毕才去接见。他的儿子们见了,面子上很觉得过不去,便一起约好向父亲劝谏。他们说:“父亲功业赫赫,世所罕有,但却不注意尊重身分,凭谁都可以进入你的卧室,这样没有规矩怎么行呢?”

    郭子仪听了这话以后,只好向儿子们讲明他这样做的用意。他说:“你们的心意我又何尝不知道呢?可是你们却一点也不懂我的良苦用心,我们的家现在有五百匹吃公家草料的马,有上千个吃公家粮食的仆人,人口杂多而繁乱。而我自己呢,权势地位,声名财产,什么都已经到了头。往前,我没有什么可以再去追求的东西:往后,也没有什么可仗恃的东西。就我现在这样的情况,如果像别人家那样大门紧闭,不与外人往来,搞得森严似海,只要有一个人诬谄我什么,就会有人跟着胡乱猜测,如果传到圣上的耳朵里,弄不好全家九族都将遭遇杀身之祸,那时便有口难辩,悔之莫及了。而像现在这样,我们家的四门洞开,任出任入,一切都明白地摆在众人眼里,谁要想加罪于我不是就找不到借口了吗?这正是我的用意所在啊。”

    郭子仪一席话,道破了玄机。他的儿子们听了全都恍然大悟,认为实在有道理,纷纷拜倒在地,深深佩服老人的深谋远虑。

    【新说】

    谋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一看就诡诈神秘的,另一类则是表面平淡无奇,无“神”的迹象,然而其深处则是包含了极深的玄机,不易让人识破,只是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山水,让人恍然大悟,叹服不已。这两类谋略不能说哪一种更高明一些,只是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用不同的谋略罢了。

    封建社会官场险恶,政治斗争激烈,像郭子仪那样地位和权势的人,必须时刻提防别人的陷害,而这类陷害往往又是难以预料的,他不可能时刻盯在这方面,只能采取这种开放性的方法,从而达到了“不神之神”的境界。

    这样的基础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行规律的异乎寻常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郭子仪的做法,是对封建社会深刻理解,对封建官场了如指掌,对最高统治者心态透辟掌握后的聪明措施。

    其实,由于世间万物无不处于对立统一、矛盾变化之中,“神奇”与“不神”往往也都是统一和可以转化的,而不是完全对立。有些人往往容易用习惯的旧有眼光对事物进行衡量,因而看不到这类特殊事物本身蕴含的神奇内质,只是把它视为平凡的变体而予以忽视,甚至加以嘲弄,直到该事物的神奇内质彼揭露开来,露出奇光异彩时,才恍然叹服。

    所以,人们对于自己的一些习惯思维最好还是多进行一些革命。

    【典源】

    不神之神:语出《阴符经》:“人知其神之神,不知神之所以神也。”

    郭子仪一语破的:事见《旧唐书·郭子仪传》。

    34、知已知彼,孔夫子坐论智者

    【原典】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颜渊三人与孔子讨论“何谓智者?”

    首先,子路说:“智者,乃使人知己。”也就是说,世上有许多人总在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因此能使别人来了解自己,就称得上智。

    孔子听了,只是微微一笑。

    接着,子贡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智者,知人之事。”即了解他人,知道他人的价值、性格及才能,能够做到如此地步,才算得上是智。

    孔子听了,认为把这种“知人”的人称为“士”就可以了,但还称不上士君子。当然,子贡的回答已比子路更进了一步。

    最后,颜渊——孔子的得意门生——起身直言:“智者,乃知己。”

    孔子听了颜渊的回答,很是满意,极其欣喜,称赞道:“正如你所言,这种人称得上是‘士君子’了。”

    【新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早已为人熟知的孙子的名言。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不容易的。

    知彼,就必须要越过很多客观障碍去了解对方的情况,当然不甚容易。

    所以在战争中,情报是十分重要的,双方都无不费尽精力地去刺探对方的情报,同时又千方百计地保守己方的情报,有时一个情报的泄露就会导致惨重的失败。

    知己,看似一件并不难的事,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比知彼要难,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了解自己很难,要战胜自己就更难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特别容易被一些假象迷惑,而出于本能也特别不愿正视自己的某些弱点,加之金钱、地位、权力又常常容易让人膨胀,飘飘然之后更是无法看清真正的自我。因此,了解自己的障碍更大一些。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要了解自己。”这句话与颜渊的“智者乃知己”

    不谋而合。老子也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说知人只是智者应有的智慧,真正的明达之士必先知己。一般人总自以为非常了解别人而指东论西,正如观棋的人,议论总是特别多,而一关涉到自己,就如同高耸于夜空的灯,只能照射远方,却看不清自身近处。

    成功之后的人,万不可权令智昏、利令智昏,只作解剖别人的专家,而不能解剖自己。

    在战争中,只是知己,或是知彼都是不够的。所以知己知彼在我们的头脑中应是个整体的概念。

    【典源】

    知己知彼:语出《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孔夫子坐论智者:事见《论语》。

    35、明知故昧,楚庄王绝缨尽欢

    【原典】

    春秋时,楚庄王大宴群臣,文武官员和庄王的爱姬美妾都出席宴会。大家开怀畅饮,直喝到天黑酒酣,兴犹未尽。于是又点上灯继续夜宴。

    正喝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把所有的灯都吹灭了.宴会厅里一片漆黑,大家乱哄哄的。这时,突然有人趁乱去扯庄王一个美妾的衣服,这位美妾也未叫唤。只是顺手把那人帽上的带子扯了下来。然后悄悄对庄王说:

    “刚才有人趁黑扯我的衣服,我已顺手把他的帽带扯了下来。赶快点上灯,看谁的帽上没有了带子,就是谁犯下了非礼的罪行。”

    庄王听了心想:既然是我赏酒给大家喝,要求人人都一醉方休,现在这人是酒后失礼,我又何必为了显示美人的节操而去羞辱处罚他呢?

    于是庄王叫不要忙点灯,而宣布说:

    “今天我请大家一醉方休,不扯断帽带不算尽兴。大家都趁黑把帽带扯下来吧!”

    喝酒的一百多位大臣都纷纷把帽带扯了下来,庄王这才叫人把灯重新点上。大家继续饮酒,尺欢而散。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那个非礼的人自己心中有数!

    两年后,吴国兴兵攻打楚国,楚庄王亲自率军迎敌。有一位大臣总是冲在前面,奋不顾身。两军五次交锋,那人五次都砍下了敌人的脑袋,打退敌人,使楚军取得了胜利。庄王对他的勇敢又感动又吃惊,忍不住问他说:

    “我德行浅薄,平常并没有特别对你好,你为什么这样把生死置之度外为我效力呢?”

    那人回答说:

    “臣下实在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天晚上酒后失礼被美人扯掉帽带的人啊!我犯下了死罪,大王却不忍心治我的罪,并且不让大家知道。大王的仁德我不能不报答。所以,我一直在想为大王肝脑涂地,用我的一腔热血去溅洒敌人。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我还有什么可顾惜的呢?”

    庄王听了感叹不已。于是重用那人率兵退敌,楚军大胜。

    【新说】

    正所谓:

    “美人空自绝冠缨,岂为娥眉失虎臣。”(《古今小说》卷六)

    楚庄王明明可以知道谁是那个非礼的大臣,但却故意想法放过了他,装作不知道这事。结果得到那人出生入死的报答。

    这就是明知故昧所见的奇效。

    它既是一种处世策略,又是一种领导艺术。

    对一般人来说,生活在纷繁复杂、人际关系险恶的社会之中,明哲保身不过是一种避免祸害的态度,明知故昧也不过是一种少惹是非的策略罢了。

    别说是一般百姓,就是那三度为宰相,以敢说敢言著称的吕蒙正,当初入朝参政时,曾有人不满而发出讥讽,吕蒙正也明知故昧,装作没听见。有人想为他追查那讥讽的人,吕蒙正却阻止说:“不必了,如果知道了他是谁,必然会终生记在心头,对双方都不好,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宋史·吕蒙正传》)这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

    作为领导艺术,明知故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非原则问题,能够放过去的就放过去。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人官》)也就是这个意思。宋太宗时有两位名将叫孔守正和王荣,他们在边疆屡建奇功。一次陪太宗宴饮,酩酊大醉后发酒疯争功,侍从官请太宗治他们的罪,太宗却叫迭他们回家。第二天两人酒醒后向太宗请罪,太宗却说:“那时大家都喝醉了,你们二人讲些什么我可没有听见啊!”(《宋史·孔守正传》)这个故事与楚庄王绝缨尽欢异曲同工,都显示了领导者用人的艺术。

    可见,明知故昧实在是“明”而不是“昧”啊:

    【典源】

    明知故昧,楚庄王绝缨尽欢:事见《韩诗外传》卷七,另见《说苑·复恩》。

    36、从善如流,栾书纳言尝胜果

    【原典】

    战国时代,强大的楚国有一次进攻郑国。郑国抵挡不住,便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派栾书率领部队前去援救。

    晋军与楚军在绕角地方相遇。楚军见晋军来势汹汹,便撤兵回国了。但栾书不甘心就此收兵,前去攻打与楚国结盟的蔡国。小小的蔡国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救。

    楚国本来不想同晋国交战,但盟国来求援,只得应允,于是派公子申和公子成带领各自的部队去救蔡国,在桑隧一带防守。

    晋军大将赵同和赵括向主帅栾书请战,栾书刚同意他们的请求,部下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阻止说:“不能这么做。我们是来救郑国的、楚军见我们来了就撤退了、我们现在来打蔡国,是转嫁于人。这样会触怒楚军,一定难以对付,我们去打,如果取胜,只不过是打败了楚国两个县的军队,没有什么光荣可言。如果失败了,就耻辱到了极点,还不如收兵回国为好。”

    栾书觉得这三人的意见有道理,准备班师回朝。军中有很多人想与楚军打仗,见栾书准备撤兵,便不以为然地说:“圣人与大多数人有同样的想法,事情就能成功。您为什么不照多数人的想法办事呢?您身为大帅,有十一个人辅佐您,其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打,想打的人占多数。”

    栾书回答说:“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大多数。知庄子他们三人是晋国的贤人,他们的意见不错,我采纳他们的意见有什么不好呢?”

    就这样,栾书率领大军回国了。

    两年后,栾书再次带兵攻伐了蔡国,然后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打楚国,先进攻较弱小的沈国。栾书接受了建议,向沈国进攻,取得了胜利。

    栾书善于听从部下的正确意见,受到了当时人的称赞:“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流一样,迅速而又自然。”

    【新说】

    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或善意的劝告,对领导人来说,是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正确的意见,善意的劝告,往往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纠正行动中的偏差。

    只可惜,历来像栾书这样的人太少。大多数手中有权的人,不是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就是被小人谗言所包围,被拍马屁拍得云里雾里,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正是权力异化人的表现之一。

    的意见和善意的劝告,听起来经常不那么顺耳。它们或者与当事者的意愿冲突,或者吾辞尖锐,故有“忠言逆耳”一说。但它们的另一面却是“利于行”。也就是说,“难听”外表下的实质,是有利于事情的成功,至少对人有警醒作用。

    真正的大将风度,不但要善于笑纳各种意见,而且要善于分析,认准道理,并身体力行。这时,宽容精神尤为重要。与其说它是一种涵养,倒不如说是一种境界,要成大事业者才能企及。

    进一步说,不但要善于听从正确意见和善意劝告,也要善于听从错误的意见和恶意的反对,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重新确认自己在群体中的座标,衡量我们的所作所为,校正我们的方向。

    所以,从善如流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参照系。

    【典源】

    从善如流:语出《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栾书纳言尝胜果:事见《左传·成公八年》。

    37、借题发挥,诛晁错七国谋反

    【原典】

    西汉时,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伸之子。刘濞二十岁时随刘邦讨伐黥布有功,因此被封为吴王,辖三郡五十三城。据说刘邦刚一封刘濞为吴王,就发觉刘濞生有反相。不过,后悔已来不及,便找刘濞谈话,要求他树立天下一家均姓刘的思想,今后不得谋反。刘濞叩头谢罪,连称不敢。

    汉文帝时,吴王的儿子入京城与皇太子饮酒下棋,发生争执,被皇太子杀死。吴王由此怨恨,常常称病不入京城,有失藩臣之礼。文帝得知吴王装病,有所指责,吴王更生谋反之心。

    后来,晁错做了太子家令,被称为“智囊”。晁错多次劝文帝治吴王的罪,文帝不忍心,结果使吴王越发骄横。

    文帝去世,景帝即位,晁错做了御史大夫。又劝景帝削吴王的权,治吴王的罪。吴王知道后决心谋反,于是派应高去游说勇而好战的胶西王一起举事。胶西王大吃一惊,说:

    “谋反是弥天大罪,怎么可以做得?”

    应高说:

    “御史大夫晁错蒙蔽皇上,谗害诸候,朝廷官员多有怨恨,诸侯都想反叛。我们可以以诛杀晁错,清君侧为名,借题发挥。到时候,吴王与大王您两分天下,这不是很好吗?”

    胶西王于是同意与吴王一起以诛晁错为名,行谋反分天下之实。

    应高回报吴王后,吴王怕胶西王有所反悔,又亲自悄悄地去胶西王处,约定奸谋反诸事。

    等到景帝听从晁错的计谋削去吴王的会稽和豫章郡时,吴王便起兵谋反了。由于吴王和胶西王兵多势大,加之其他诸侯也多有不满晁错的,于是纷纷起兵响应诛晁错,清君侧的行动。一时之间,形成了七国谋反的局面。

    景帝闻讯大惊失色,连忙召来曾经做过吴相国的爰盎问计。爰盎说:

    “七国谋反,都是为晁错而来。陛下只要杀了晁错,恢复各诸侯国的领地和权力,他们自然就会罢兵了。”

    景帝听信了爰盎的话,果然斩了晁错。并派爰盎去见吴王,请吴王及各位诸侯罢兵。

    殊不知吴王以东帝自称,根本不予接见爰盎,更不用说听诏了。

    景帝这才知道上当,谒者仆射邓公对景帝说:

    “吴王谋反由来已久,这次不过是以诛晁错为名,借题发挥,其真正意图不在杀晁错而在夺天下。想不到晁错为国家深谋远虑,主张削弱诸侯势力而加强中央集权,竟遭到如此下场!”

    景帝长叹一声说:

    “是啊!我又何尝不是后悔不已呢?”

    【新说】

    七国谋反虽然最终被周亚夫等镇压了下去,但景帝的教训却是非常深刻的。尤其可悲的,当然还是那位鼎鼎大名,权重一时的“智囊”晁错。

    从谋反者的一方面来说,吴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行谋反称帝之实,却不失为一个颇具蛊惑性和煽动性的计谋。

    这就是借端生事,或者说借题发挥。

    假托某种事由制造事端,或者以借做某事为理由而实质上做另一件事。

    这其实是挑起事端者惯用的伎俩,大到夺权篡国,小到寻衅闹事,都有采用这种计谋的例证。

    借端生事或借题发挥的第一个效用是使其名正言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之所以要“借端”,之所以要“借题”,就是要替自己所做的见不得人的事,告不得人的目的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分,使其名正言顺起来,使阴谋变成“阳谋”,从而得到人们的支持。

    借端生事或借题发挥的第二个效用是混水摸鱼。打着名正言顺的旗号把水搅浑,使许多人不明真相。不明真相的人多了,乱哄哄一片,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然后可以趁乱起事,趁水浑摸鱼。

    【典源】

    借题发挥:语出明·王衡《郁轮袍》(杂剧)第二折:“这个原是借题发挥。不什么要紧,要紧的全在我半边纽丝

    诛晁错七国谋反:事见《汉书·吴王刘濞传》、《汉书·晁错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xt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