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远地,一袭青花素白长裙,带着瘦金体的婀娜,款款而来,是浔溪,是南林,亦是南浔。那一年是1252年,她从南宋一路走来,风雨不辍,容颜未改,永远是烟雨蒙蒙色,只是后来,在裙角,加了一圈白色的流苏,来自于西洋。

南浔的前世,以辑里湖丝闻名于世,是皇宫的贡品,也是外商的青睐。明清时期,可谓江南丝绸兴,南浔一枝秀。几乎一夜之间,商贾云集。外商来了,外国文化来了,于是建筑里有了巴洛克风格,小学里传出了英语的朗朗,从此古朴的南浔,传出了华尔兹的清韵。

一片桑叶,一缕银丝,编织了一个神话般的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这是民间给南浔富商最好的注脚,以资本雄厚级数为单位,一千万两白银以上为“象”,依级数类推。据说“象”家一年的收入相当于当时普通公务员一万年的收入。富甲天下,名不虚传。而这些巨富的故事,也成了南浔的传奇。

今天的十字河两岸,依然会有那些白银的痕迹,触摸处依稀有繁华。商铺林立,私家大宅,已不止于小桥流水。张石铭旧宅,刘氏梯号,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百间楼,都是中西合璧建筑群,私住,后花园,藏书阁,便是富商最好的生活。财富,却不止于财,他们的后世子孙有很多在政界,文化界成为大家。

景中有味,最不能错过。或者是小雨如酥的早上,我们坐在一家古朴的小店,要一碗双交面,一边闻着肉香,一边看雨落,赏一圈一圈的涟漪。或者是小雪敲窗的夜晚,我们走进一家中西合璧的旧宅,点一盏烛光,浔酒两杯,绣花锦菜相配,放一曲华尔兹,听着,醉着……

总会有人在夜里,为酒而来。“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他就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他生活的年代恰好见证了南浔的建镇与繁华。所以杨帆从湖州出发,只为南浔一壶酒,足见南浔之夜的迷人。“春寒漠漠拥重裘 ,灯火南浔夜泊舟 ”。则是明代文征明的《夜泊南浔》,当他穿着厚重的衣服仍觉得寒冷的夜里,南浔的灯火通明以及酒肆里的热气,一定带给了他暖意融融。

南浔,就像一个女子,有林黛玉一样的素颜如水,柔肠百转。有薛宝钗一样的珠光玉翠,百媚千回。一个东方的西施,一个是西方的天使,集合成南浔的美。南浔,愿不只是梦里寻觅,我希望,与你,在某一时刻,相约,相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