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第一次去哈尔滨,在中央大街上,室友包子极其强调让我一定要尝尝正宗的马迭尔冰棍。包子特激动的排了好长的队买了两根马迭尔,然后飞速的塞给我一根,我特别好奇这到底有多好吃,才让包子那么激动。
我慢慢的尝了一口,我的天!我竟被这凉滋滋的俄罗斯味道惊艳了!从来没有品尝过的一种奶油味道,让人感觉特别美,好像整条中央大街上的人头攒动都是一种艺术,我手里的马迭尔俨然也成了件伟大的艺术品。然后,和包子又排队买了两根,继续在夕阳下陶醉。
可几年后,当我再次兴奋的买了根马迭尔想要再次重现那天夕阳下的无限陶醉时,我发现,我错了!我再也品不出记忆中的味道了,我还一度怀疑我买的是根假马迭尔。
当然马迭尔是真的,它也一直没有改变,变得是我的味蕾。在当初被它惊艳时,自己味蕾还没有尝到过类似的美味,当我的脚步越走越远,味蕾也被这世界里丰富的味道宠坏了,晋级了!这时再想找回记忆中的味道真的很难了。
可能是因为后来吃了很多麦旋风、DQ吧,让原来使我觉得惊艳的味道不再特别。不过,这舌头还真是一直在晋级的路上。
所以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水准,遇到同一件事而产生的体验和看法以及启示是完全不同的。随着自己经验世界的不断拓展,自己能欣赏、能理解的事物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刻了。
记得大一寒假,回老家过年时准备好好看一下《七宗罪》,那时我还因为要看这部经典电影感到特别的兴奋。可这部电影我只看了个开头,心里就骂到什么破电影,根本看不懂!接着把《七宗罪》关了,转手打开《史密斯夫妇》,觉得还是这个电影看着爽,看着带劲。
然后第二天又看《教父》、《穆赫兰道》,同样让我觉得无趣、无聊尤其是《穆赫兰道》,然后转手打开《恐怖游轮》感觉还不错。
直到上个月,我又重新翻出《教父》三部曲,刷了一遍,将近九个小时的观影,电影虽然结束了,可我特别不想从电影提供的那种氛围里抽出来。这距离大一寒假已经十年了,跨越了十年,自己的认知水平也有了许多提高,这让我有能力欣赏了《教父》。
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不会只停留在电影叙事的层面,而是会和电影进行交流,就像我们面对一副让我们特别有感觉的绘画时,这时我们会产生一种特别神秘的感情回应,而这种感情可能无法用当下的明确的语言说出,但它会对我们的精神甚至肉体产生作用。这种在绘画中的产生的神秘特点被瓦尔特·本雅明称为“光晕”。我想无论是欣赏绘画、观影、读书……都会产生类似“光晕”的感觉。①
如果放在大一寒假我是看不懂《教父》的,因为那时我的文学素养还不够。即使你告诉我它有多么经典,马龙白兰度的演技有多浑然天成,它怎么就被称为男人得圣经,二代教父麦克在餐馆里第一次杀人时你看的有多忐忑、多紧张,我是完全体会不到的。
我想,你如若对那时的我口若悬河的讲这些,抱歉!你真的是在对着头牛弹琴。因为它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就是无聊电影中的其中一部,即使在多年后我看完也会无限感慨它的经典和伟大。
所以,看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实在看不懂或者硬着头皮也看不下去,那就先放一放吧。如果不是作品本身的问题,这问题肯定出在自己身上,说明自己当下的素养还没达到能让自己看懂它们的那种高度。等自己的素养和经验再积累些时日,再去翻开这些书时,可能就看懂了。
这也和健身一样,例如做哑铃平板卧推,最初只能用2kg的哑铃,每组做到第8个以后动作可能会因为力量的薄弱就出现了变形。
然而用2kg的哑铃练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即使每组做到12个动作还能保持的很稳,自己也能很好的控制哑铃,这时说明自己可以晋级了,可以把2kg的哑铃换到2.5kg或者3kg了。
当我们做5kg的哑铃平板卧推都觉得毫不费力时,那再推2kg的,还会像最初那样吃力吗?
当然,没有经过2kg的吃力,我们也不会一步步迭代到更高的重量,所以健身没有捷径,提高素养、拓展认知也是没有捷径可走。我们只能一边体验着肌肉炸裂的酸爽,一边满身汗水的刷经验和力量,然后不断迭代。
迭代的过程,总会掺杂着挫败感,因为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无知。而每当自己突破一个小小的瓶颈时,又会有些成就感。
所以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错失了发现世界美好的机会。
因为坐井观天、对牛弹琴真的挺不好。
①引自OCAT出版《与绘画有关》2014·春季·SPRING
【完】
欢迎您的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