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寝室的设计是类似酒店的设计,除了人经过时偶尔亮起的感应灯,仿佛我们都习惯了它黑漆漆的样子。我们唯一关注点便是感应灯能够保持正常的状态,以便我们在打开门的时候,能看到开门的钥匙孔,除此之外,便不会在通道里逗留过久,偶尔与对面的人碰面打个招呼,转身就是关门上锁的声音。所以关于它的记忆,黑暗成为一种常态。
直到有一天,电梯上来,突然见到了一种橘黄色的光亮,我讶异之余,寻思着是什么,才发现转角的同事,打开了门和窗,霎那间,那一方小天地,通亮地仿佛换了一个世界。没有直射的耀眼,经过一个房间的渗透,它温柔地仿佛是一个娇媚的女子。一直没有见过这般阳光照进来的样子,所以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才会这般惊讶和动容。原来有些场景,只要打开门和窗就可以达到的效果,我追寻了这么些年,才看到。不去尝试,不曾看见,便永远不知道初始的模样。
就像内心一样,不打开引进阳光的窗,黑暗便会覆盖。即使你努力地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灯光能够给予的明亮,哪怕是最大化,又怎抵得上阳光的通彻。
黑暗的通道里,因为每个人都关着房门,大家都习惯于在自己的世界里,保护着自己的隐私,享受着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开门关门成了我们最习惯的连锁动作。
不曾想,有些别有洞天的风景,只需要一个开窗开门的动作那么简单。
小时候我们恨不得呼朋唤友,长大了倒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的小空间。
这让我想起一个人去体检的时候。小时候发烧打针,我能哭着磨着我妈从家到医院,长大后去医院,一个人检查完所有科目,习以为常。有些事即使会害怕,但是长大了便没有小时候可以撒娇的借口和依赖。接受和面对是长大后一种自然而然的事,自然而然到我们都开始习惯与适应。
或许,某一天,我们也可以如孩子般,打开房门,打开心扉,待阳光进来,照亮我们的每一个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