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前年,在《简书》发了一篇小文【见淡的年味】。其中,对过年禁放烟花爆竹表示了深深的遗憾。我先写了,小的时候过年的各样的习俗,带给我的美好快乐的记忆……“除夕夜,弥漫的火药香和遍地的碎红;胖娃娃抱着红鲤鱼的年画;走家串户拜年的热闹;罐头瓶里放个小蜡烛,拎着它和小伙伴在除夕夜里奔跑;聆听鞭炮的轰鸣,嗅着空气里特有的味道……虽然,那时很穷。”现在呢?春节真的过的好文明:干干净净的白雪地,静静悄悄的除夕夜,家家户户麻将为主,户户家家“春晚”见烦,年的味道,却渐行渐远了……
李白的,“人无元气安能与之久徘徊”,元气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精,气,神。人活的是一个精气神,一个民族也要有自己的精气神。包括自己的特有的精神,文化,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放烟花爆竹,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来的习俗,是中国人一年的盼望……曾几何时,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几乎是把人家的“圣诞节”,超乎了我们的春节,真叫我有点怅然若失,百感交集!那时,总是想起两个成语:“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有句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千万不能失去了自信和自己;我们要懂的和珍惜我们的特色。所以,这些年来,我对除夕夜的静悄悄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在网上看到,今年的春节期间,北京率先解禁烟花爆竹,然后,十几个城市随之响应……见此,振奋不已!随之,又看到了著名学者,演讲家曾仕强的关于烟花爆竹的一段演讲;“鞭炮,是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成分是硫磺,硫磺可以对细菌病毒进行有效的消杀,所以,从这点说,我们的古人很聪明;过年放烟花爆竹,一年一度进行一次大消杀,然后,一番大清扫……使环境更清洁。”他讲的,比我知道的用鞭炮辞旧迎新,驱魔逐妖之更科学点。
我这人,一点都不迷信。但也奇了怪了,甚至“细思极恐”,你想啊;这些年,鞭炮烟花是没了,病毒可是来了!——我这是瞎想,但老话老说道也不好全否,是吧。但,不管怎样说,今年的除夕夜能放鞭炮了,我是最高兴的,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吧!
“爆竹声声人间改岁,梅花点点大地皆春”“爆竹声声高歌幸福,春联副副恭喜新春”……这样的对联,我又可以贴在门上了,乐哉,快哉!
—— 2021.1.26.位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