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人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习惯带着固有思想去看待别人,而别人也通常是带着固有思想来看待自己的。也许这个固有思想是我们的外貌、背景、谈吐或是一些别的因素所带来的,但它却一定是存在的。而文学作品也容易别人的这种惯性思维贴上标签。
在天主教会控制的中世纪,所有的文学作品似乎都要染上宗教色彩,亦或是用夸张的手法对良善的道德品行进行赞扬,亦或是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甜美的爱情中,将女性的纯真与美丽用无与伦比的颂词进行描画,还有的是对政府应该有的形态进行高谈阔论,或是对哲学思想竭力地去深挖,似乎这样的文章,才是那时人们固有思想中的文学应该有的样子。
黑夜之中,这些美好的文章,的确是天上的晨星,可人类却是渺小的,卑躬屈漆在伟大的造物者之下,这些文章虽可以点缀夜空,却因为太遥远,太微弱,无法照进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在极深的夜里,只有在地上得萤火虫,看似没有星星那样永恒而美丽,却真是人们前行道路上的引路者。而《十日谈》刚出现的时候,就是如萤火虫般的微弱的光,甚至直至近百年,人们才发现,这光微弱的坚定,且其越发越强盛。
它好像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虽然看似无理且格格不入,却是上天孕育的结果,毫无忌惮地触碰规条与禁忌,似乎想把这个黑夜搅得天翻地覆,实质上是要将这个黑暗撕开一条裂缝,让黑暗以外的光明能将一线亮光透进来。
它是黑暗之中的守夜者,寂寞地等待在这最为腐化堕落的时代中,用隐藏着的审视的眼光去注视这世代的荒唐。它默默地吸收着属于繁星中最纯洁的文学情感,让自己的思想浸染在最为干净透明的道德之中,却将手上的利剑刺入最为肮脏的角落,而后转身将它的心献给人类最美的道德情感。
《十日谈》是以人类历史上令人痛心的黑死病开始的,这个年代正是作者薄伽丘所经历的时代,那个时代也是欧洲著名的文艺复兴所在的时代,在人文意识觉醒的同时也意味着经济上的极速发展,享乐主义的兴起,以及社会风气腐化堕落的加速。但这一切繁荣之下存在着的的黑暗,虽然人们心知肚明,但是还是隐藏在了教士的罩袍以及商人与贵族的面具底下。本书开篇所介绍的黑死病的场景,并不是作者虚构的情节,而是对真实历史事件的描述,也许现实还会比经过薄伽丘的笔润色过得文字更加的沉痛。但那个没有道德没有秩序的悲痛时期,却是勾起了人们对一个有序社会的最真实的想念。
所以故事的主人公,十位年轻人,就像是道德的化身,而那个他们停留十五天的别墅,就像是人类最初拥有的社会,在那个宛如但丁《神曲》中歌颂的天堂的地方,有着最公平的秩序,每个都是管理者,每个人也都是被管理者,在每人每天一则的故事,却是对这个社会百态的揭露,故事里有王公贵族,也有最低微的贫民,有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圣人,也有着最为不堪的教士,有爱财如命的商人,也有愿意为别人舍己的老人。每一个人的叙述,不是毫无凭据,而是满了作者的用意,每一则的故事都想是一个谜语,需要找到一把正好对应的钥匙,将其解开,才可以看到内在的万丈光芒。
这一百则故事是从最为黑暗的角落进入,第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最为可怕罪恶的人,却在这个荒谬时代中,因临死时的谎话,被人尊为圣人。在这个可笑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商人的奸诈,也看到教士的愚昧以及众百姓的无知。在那个将迷信当做信仰的年代里,就像一个瞎子领着另一个瞎子前行,不到掉入坑中,两人都不自知。
而最后一天的故事,却是与第一天被黑死病笼罩的气息完全相反。最后十则故事,写了这个世界上,或者我们可以说在作者的眼中,最美的情感,最崇高的道德,每一个角色都可以上升到圣人的角度。整部作品的构架,类似于但丁的《神曲》,从最可怕的地狱进入,途中经过炼狱(通往天堂之路),最后到达天堂。
但是故事的结尾,也实在是令人深省,它就像是一个圈,从黑死病(地狱)开始,到教堂相遇,再到别墅(天堂),最后这十五天又重回最初十人相遇的地方。虽然在这个美妙的地方度过了这样美妙的时光,但是最终,还是要重回现实。因为真正需要改变,是在现实中人们沉睡的内心。
作者像是一个旅人,孤独地在这无序的黑暗中徘徊。他是一个孤单得守夜人,但其思想中所散发出来的光辉,却是这黎明前的第一束微光。
《十日谈》——中世纪文学的守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