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参加讲座,是北大历史教授辛德勇讲的如何阅读《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编年体史书,从战国到五代十国。
而且才知道作者司马光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他为啥开始写《资治通鉴》呢,因为他特别想北宋皇帝宋神宗能从历史中学到治国智慧,但又担心那么多史书皇帝无法遍览,就决定写这样一部史学著作,把历朝的重大事件按发生年代顺序写下来。以便北宋皇帝能通读历史,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听到辛德勇老师讲到这里,不禁心生敬佩。
按照老师讲的,司马光这样一个老实人,真的就是自己手写了290多卷,共300多万字,看到一千多少前的司马光的手写稿残本时,心生感动,穿越历史的力量啊,磅礴而无声。
而关于如何阅读《资治通鉴》呢,司马光前辈自己讲了个故事,说他身边朋友本身有兴趣读的人不多,偶尔感兴趣读的王某人,在读了后昏昏欲睡,感觉对治失眠有奇效。
当听到是司马光前辈自己讲的时候,顿时觉得他可爱得不行,老师说当时应该是用河南话说的,跟我约着一起来的刘宁姐就马上用河南话模仿了下,有意思得。
而这也是从侧面调侃,这样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的严谨和深度,它确实不好读,它也确实让能读进去的人收获剖多,所以辛德勇老师的建议是从人物传记读起,读起兴致来,对那个朝代感兴趣,再来读《资治通鉴》,而且读的过程建议不求甚解,因为每个不清楚的地方去求甚解,可能最厉害的大师也不能读完很多古书,所以别给自己读此类书太大阻力。
而且读之前,还建议先读《资治通鉴考异》,
读史呢,我们觉得不仅可以滋养心灵,
而且是要读到血液循环里去的,从而对我们人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愿我们不仅是时间的朋友,也是历史的朋友,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