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
交互的未来—读书笔记(下)

交互的未来—读书笔记(下)

作者: 子归啼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17:48 被阅读7次

交互的未来最后两章从公司管理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讲了平静技术的必要性。这让我想起了《天空之城》。那座城里面的科技如此发达,但却没有喧闹拥挤的感觉。没有人类的干预,每一种生命都平等的、有尊严地活着,共同维持着一个平静的生态系统。

交互的未来—读书笔记(中)

交互的未来—读书笔记(下)

第五章 平静技术在公司里的应用

1.为什么你的公司需要平静技术?最直接的原因是,它是一种强大的组织理念,能为公司提供清晰的目标,以便设定限制条件,并且降低过度设计终端产品的风险。这将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技术支持成本和使用成本。
2.组建平静技术团队时最好采用精益原则。意味着减少项目干系人。干系人越少,团队做事的速度越快,更愿意承担风险。
减少项目干系人的方式有好几种,其中一种是给项目设定低期望目标。

“给项目设定低期望目标”与我们习惯性思维不同,不是说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吗?为什么要设定低期望目标呢?作者是说,这样可以降低管理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等项目接近尾声时,再告知他们成果!而且低期望的目标容易完成,也不会对管理层声誉造成损失。我仿佛看到了一种场景,公司有个团队对外宣称是小打小闹,也没什么资源,管理者也不抱太大希望,听之任之。有一天,这个团队leader突然宣布一个能够对公司未来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产品!一时间直系领导开始关心起来了……

这种情况有吗?嗯,可能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当领导认为项目的目标太低,你这个项目价值就没有说服力,那么你还有什么能力保证团队能够活过立项评审阶段呢?很可能你不希望领导干预,但他却不希望养闲人。领导层喜欢提反对意见,通常不是出于恶意或者无能,而且因为他们想做点什么,以显示其重要性。所以在中国,团队目标应该设置多高多低,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3.多于五人的团队容易出现沟通问题,并且容易遇到各种操作性限制团队人数太多只会形成做事拖拉、以会议为中心、缺乏自主性的团队文化。在很多情况下,启动一个项目甚至只需要两个能干且自律的人。

这个被作者信奉为“五人法则”。结合前后文,作者希望团队中有这样几类人:①充分理解平静技术的人,以便出现额外的特性需求时能够成为整个团队的后盾;②表达能力强,能够争取那些可能对项目生死有话语决定权的人的支持,能够解释危机,传达任务核心;③能干不抱怨,自律不拖拉的执行者;④能够应对办公室政治的人;⑤如果团队超过大,可以分组,这样团队中需要有乐于交流每组工作进展的人(写博客、内部报告)

如果团队中有人能够同时具备多重能力,那你一定要抓住他!这是个宝贝!

4.如果项目中有很多干系人需要收买,那么任何工作都很难完成。一个解决方法是对团队成员进行β测试,以此了解团队成员的合作情况。

当团队因为各种不可抗因素(组织调整、管理层强行加塞)混入了一些对团队工作并不那么有意义的人,又想让团队好好工作。可以用一个小项目、小设计让团队成员学会共事。天呐,我想起让人诟病的团建活动。参加多次之后,才知道团建活动多么让人尴尬!除了吃吃喝喝,不能做一些又健康又有意义的创新活动吗?

有时候团建之后,人还是一小波一小波,没有完全融合到一起。说起来,这种局面不是员工的原因,而且组织者没有用心来设计。在越熟悉的人中,越害怕失败带来的尴尬和损失,越是会固守自己熟悉的旧方法(没人会愿意被当成一个愚蠢的尝鲜者),不容易尝试新方案。所以,如何平衡创新带来的损失和不创新带来的危机,为团队营造安全的创新环境很重要。

5.对隐私问题的考虑应该融入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等到出现灾难性后果时才考虑。要融入产品的网站、法律协议、用户体验、信息公告和开发过程。

作者比较强调产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这可能跟国外的文化氛围有关。

首先在产品设计中,需要让用户明白他们的操作将会使用到哪些个人信息(照片、通话记录、位置信息)。这些选项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开启。这种对隐私的控制权应该由用户自己定义,设计者应该遵循

授权用户
为用户提供开关切换功能和简易的设置。
要让用户很容易就能找到控制功能,如提醒方式、提示音和音量。
不要将控制功能藏在复杂的菜单里,尽量安装实体控制按钮。

6.设定隐私条款,最好能分成通俗语言版本和法律术语版本。至少应该回答以下问题:

交互的未来—读书笔记(下)

7.安全漏洞是人为的,而非硬件问题。它们有两大来源:一是想方设法利用或获取系统数据及个人信息的人;二是单纯地想知道自己能否绕过或破解系统的人。这些人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是将找漏洞当作爱好的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了解并尊重这些人,甚至聘请他们。

想起来某段时间有个新闻说京东雇了一个黑客重要成员当网络安全员,结果泄露了50亿用户信息。看来其实黑客和网络安全员只不过是一念之间的问题,做的工作都差不多,一个攻一个守。

交互的未来—读书笔记(下)
8.管理层对待平静技术的典型态度是怀疑。我们所要做的是预测管理层可能提出的异议,以平静、合理和友好的方式回应。

异议1:参考市场上成熟的产品,管理层认为特性功能越多越好。解决方案:做一次产品调研汇报,介绍一些特性很少但却获得巨大收益的产品。这是告诉管理层,其他公司已有成功案例,你不是异想天开,也已经有了规划。不过,这个不太适合已经开始进行销售宣传的产品。

异议2:来自管理层的执着,必须保留某种(所有)特性。解决方案:真正需要做的是向管理层指出产品的差池,而不要强行反驳他的意见。同时辅以用户客观数据,让他自己去判断是否这些“必须保留的特性”在用户中仍旧受欢迎。如果经过上述沟通,管理层依然不松口,那么可以在界面上做手脚,让它不那么显眼以至于影响到其他特性。

还有一种方式是为产品保留那些经典特性,但同时发布一个轻量版或者简化版。简化版有核心功能,同时也可以作为试水,看看用户反馈。前提是,你要有开发两个版本的资源!

异议3:大型项目牵扯的干系人较多,越多的管理层干预,就会导致产品为管理层设计而非用户设计。解决方案:让团队成员参与调研工作,多去到测试现场。将用户反馈的声音多多地表达给管理层,让他们不要知道外部世界是如何发展的。

异议4:没有时间做调研和用户测试。解决方案:尽可能模拟产品的使用场景,让公司内部,非团队相关者来进行产品测试。

异议5:要求产品发布之前要对外绝对保密。解决方案:这里是一个平衡,如果完全封锁,会导致产品团队闭门造车,根本不知道产品开发出来会不会有人用。因此可以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从公司内部获得产品试用反馈。

9.产品首次上市时,很少是以其最终的成功形态出现的。相反,设计师会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改进产品,最终使它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
10.与大公司相比,创业公司的明显优势并不一定是其创意更好,而是其行动更迅速。大公司可能要用六个月时间斟酌产品发布过程的所有细节,而创业公司则可能只用两天测试某个想法看看效果,过几天又去测试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想法。死于决策不力的公司要比死于冒牌产品的公司多得多。

第六章 平静技术的历史和未来

11.20世纪80年代,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三名研究人员——马可•韦泽、约翰•西利•布朗和里奇•戈尔德——就已经预见到一个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与很多小型设备互动。韦泽将这些设备称作“垫板、平板和直板”。

交互的未来—读书笔记(下)
12.随着计算机的能力获得巨大提升,韦泽和布朗选择了技术人性化作为研究课题——具体地说,就是技术如何才能让人更具有人性而不是夺走人性。

1996年10月5日,韦泽和布朗发表了《即将到来的平静技术时代》一文,写下了平静技术的一系列标志。这可以看做是他们几十年研究技术人性化的心得总结,但却没有列举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可能他们觉得在那个还没有具体产品被大量使用的年代,提设计准则可能不合时宜吧)。

13.他们提到与注意力范围的边缘有关的两点:

①平静技术充分利用注意范围的边缘;
②通过充分利用注意范围的边缘,平静技术让我们在处理多个任务的同时,不用将注意力从主要任务上移开,也不会夺走我们作为人的能力。

他们认为在平静互动中,人们会因为互动而感到心安,而不是焦虑。出色的交互设计让人们可以用最少的精力实现目标

13.如果将技术看做独立于我们的事物,那么我们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技术是我们所创造的最人性化的事物。它是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随着我们一起发展。人类与技术即相互促进,又相互学习。

宫崎骏的天空之城拥有超越地球的科技、取之不尽的能量、恢宏的建筑和无数金银财宝。关键是这里没有人类。或许很久以前有过先进的人类文明,但是由于贪欲在一场自相残杀中灭绝了。也可能正是因为没有人类,技术和自然才能够和谐平静的融为一体吧。

反之一想,作者提倡的平静技术,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大多数的产品都是为了利益而生,少部分是为了改变人与科技的关系而存在。也不是说不想,只是有心无力而已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互的未来—读书笔记(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hs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