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被广泛流传,讲的是孟子小的时候居住在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孟子学习了一些祭拜之类的丧事游戏,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一些做买卖的和屠杀的东西。母亲认为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进退的礼节,孟子说这才是适合定居下来的地方,孟子长大成人以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孩童时期父母有选择孩子同辈的权利,环境和同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在朱迪斯·哈里斯《教养的迷思》这本书里作者说:“专家们”都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所谓的“教养假设”是错误的。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
译者:张庆宗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
朱迪斯·哈里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作家。199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予心理作家的乔治·米乐奖。撰写过多本关于“儿童发展”的大学教科书、畅销科普书籍,包括《基因或教养》以及这本《教养的迷思》与演化、社会、发展心理等领域深耕多年,见解独到。《教养的迷思》自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知识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与回想。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说:人们很少能读到一本像这样,充满学术性、创新性、有洞察力、清晰、诙谐的书。但是不要被所有的乐趣误导,《教养的迷思》是一本严肃的、具有原创性的科学创作。我预测该书将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教养的迷思》本书告诉我们:家庭环境为何对孩子的影响甚微?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离开家庭。
家庭环境为何对孩子的影响甚微?
有人说看一个孩子什么样子就大概能猜他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真的是这样的吗?在哈里斯还在上研究生时,租住在剑桥市一个家庭里,租户是俄国夫妻,这对夫妻有3个孩子五岁到九岁之间,夫妻两人说的是俄语,他们的英语水平很差,而孩子却说的是流利的英语。孩子流利的英语并不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而是从学校里习得的。如果说孩子完全受父母的影响,那俄国夫妻的3个孩子应该也是说俄语。
还有一个例子是英国人抚养孩子,英国上层社会世世代代抚养孩子的方式并不能用教养假设来解释。在英国孩子出生会让家庭保姆和家庭教师抚养,在这期间父母很少和孩子接触,直到孩子8岁时被送进贵族学校,在那要待上10年时间和父母接触机会只有假期短暂的时间,然而孩子18岁成人以后离开贵族学校是已经做好了成为英国绅士的准备。他们的行为既不像他的保姆,也不像他们的家庭教师,他们特有的上层社会口音和举止更像他的父亲,对他的成长没有任何影响的父亲。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以后孩子的任何缺点都可以追随到他的童年父母对他们的影响,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能说流利英语的俄国孩子,也无法解释从小没有和父母一起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像父亲。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一定的帮助,但不是全部,这个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微乎其微,当他们迈出家门时,会在将家里习得的东西抛之脑后,就像一对不抽烟的父母告诉孩子在外面不要抽烟一样,吸烟对身体有害,当大部分同龄的孩子都开始抽烟时,他们为了融入集体也开始抽烟。
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家长的教养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甚微,为什么老师就可以影响孩子呢?因为老师可以控制群体。孩子的成长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而是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想要被群体接受,就要成为群里中的一员。
《优秀的绵羊》这本书的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说人文教育的意义需要我们有尽心的老师和小班授课。我所理解的小班授课其实和哈里斯提出的组间对照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处。
组间对照效应:两个类别之间的差异比实际之间的差异要大的倾向。人都是群居动物,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抛开群里而独自生存,这一点是从人类演化遗传下来的。一个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是他们成为群体里一员的过程,当某一类别具有显著性,你将自己归为其中一子时,说明这个群里对你有极具影响力的吸引。
好的老师利用组间对照的效应将孩子分为“我们”和“他们”,一个好的老师讲自己班里的学生看成一个整体,说我们是好的学生,
擅长阅读,和其他班级的学生相比,我们的阅读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看成是“我们”当中的一员,做的好的不断受到鼓励,做到不好的大家一起批评他,在批评中得到指点和反馈,鼓励中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勇于面对抉择,并对自己负责。
心理学家约翰·特纳把人们针对根据显著性特点对自己进行自我分类的这一现象成为:心理群体。
心理群体:对群员有非凡的意义,成员通过比较,可习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主观的与群体发声练习。而习得规范和价值观,标准,信念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这个过程是帮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老师通过对孩子孩子们分类,让孩子在自己的这个群体重获得认同感,让好的变得越来越好。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离开家庭。
孩子在家里能学到什么?孩子在家里习得的行为规范不一定会带到外面的世界,比如冬天让孩子穿秋裤,孩子一出门就把秋裤脱了。家长教会孩子一些技能应该是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如果孩子喜欢体育,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家里练习练习打羽毛球,篮球。到了孩子群里才好镇住其他的小伙伴,同样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一些吉他,怎么开车,学会做饭这些都会对孩子离开家庭以后自主生活有帮助。
父母不可能帮助孩子太多的忙,但一不注意就会帮孩子的倒忙,给孩子穿一些奇奇怪怪的衣服,让孩子在群里显得与众不同,孩子不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群体中与别人不一样不是一种美德。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孩童时期父母有选择孩子同辈的权利,环境和同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环境,最好能够找到和他们玩儿得来的小伙伴。对于小孩子你可能还能控制他们找到什么样的朋友,到了青春期以后你不可能在控制孩子了。
孩子的成长受到基因和环境两种共同影响,基因来自家长,当家长的应当放下自身的焦虑,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家长的生活也需要时间。环境分为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坏境里,家长应该教孩子一些可以适应社会的技巧,以便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孩子的成长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而不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只有一种成人对孩子有帮助,那就是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控制群体,从而影响学生。
我们不要期待自己可以改变孩子,父母不可能赐予孩子在社会上的自尊和地位:我们要爱自己的孩子,是因为孩子可爱,而不是因为孩子需要爱,你既不能是孩子完美,也不能是孩子毁灭,因为孩子属于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