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养假设”错了吗?——《教养的迷思》读书心得(新版)

“教养假设”错了吗?——《教养的迷思》读书心得(新版)

作者: woaikeke | 来源:发表于2020-09-14 21:28 被阅读0次

    自我介绍:

    观星观鸟观自然,读书读人读世界。

    得到大学读书会的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啊。我是流动的空气,来自成都四期1班。第一次分享,感谢大家聆听。

    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首先我是一名科学教研员,可以理解为科学老师的老师。

    第二是读书会受益人,受益于咱们得到大学读书会、蜀山读书会、还有我的科学老师读书会。

    第三是自然观察爱好者:日全食是难得的天象奇观;为此,我曾准备两年时间、跨越大洋飞到美国去观察日全食。自我介绍就此打住。

    一、什么是“教养假设”?

    我今天的分享主题是“教养假设”是错的吗?“教养假设”这个概念来自《教养的迷思》,作者是朱迪斯·哈里斯,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作家。

    什么是教养假设呢?

    “除了基因之外,影响孩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教养方式”。

    ——哈里斯把这称作“教养假设”。

    你可以这样理解,“教养假设”就是说孩子的好坏都是家长教养的结果。

    比如,网上有一个豆瓣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就有网友举了很多因父母的教养方式带来问题的例子;

    再比如,在家长会上,老师会请优秀学生家长或者进步很大的学生家长来分享经验。

    这些说法和做法都有一个前提,也就是教养假设——孩子的好坏都是家长教养的结果。

    同学们可能会说,从这两个例子来看,“教养假设”没毛病呀!

    谁给哈里斯的勇气来挑战“教养假设”的?梁静茹吗?

    二、为什么“教养假设”是错的?

    哈里斯怎么会杠上“教养假设”,认为是错的呢?

    她观察到两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

    案例一:孩子跟着父母移民到新国家,大部分时间都和父母在一起,但孩子还是很快学会了新国家的语言和习俗,他们更像邻居家的孩子,而不像他们的父母。

    案例二:英国绅士的儿子从小与保姆、家庭教师一起度过,8岁后被送往寄宿学校,整个成长过程连父母的面都很少见到,可是长大却成为典型的英国绅士。

    对比这两个案例:移民孩子与父母在一起,却不像他们的父母;绅士的儿子与父母不在一起,却又成为像父亲一样的绅士。

    孩子最后的样子跟父母的教养没有一毛钱关系呀!

    再结合其他类似的案例,哈里斯对“教养假设”,产生了质疑并开始深入研究。她否定教养假设的论文刚发表两年就获奖了,这说明她的研究成果是被学界认可的。

    三、如果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养没有关系,那又和什么有关?

    哈里斯研究发现有两个人群会给孩子带来长久的影响:

    一是同辈群体:什么是同辈群体呢?就是特定的时间里,孩子把自己归入其中的那个群体。同辈群体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作者哈里斯小时候是个假小子,外向、好动,很喜欢交朋友。后来搬家,在新学校里的同辈群体个个都是淑女范儿,她们排挤假小子一样的女孩,不跟哈里斯玩,于是她从一个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拘谨、害羞的孩子。

    二是同辈群体的领导者。群体都有领导者,孩子这个群体的领导者可以是内部的优秀成员,也可以是外部的成员,比如说老师等。书中讲A老师的案例,A老师所在学校非常差劲,多数人都考不上高中,但A老师所带班级的同学成绩很好。书里举了很多A老师作为群体领导者的优秀做法,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知道了“教养假设是错的”,这对我们家长有什么启发呢?

    第一点,这个理念能够减轻家长的焦虑,这也是哈里斯写这本书的初衷。

    举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疫情期间,他有几个同学会打开视频会议一起做作业,可是并不讨论题目,只是默默地相互陪伴。孩子的老师发现了这个现象,觉得很奇怪,就在家长会上善意地提醒“家长是不是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陪伴?”

    如果是以前,我会马上反思,我儿子也这样做作业吗?我给到足够的陪伴了吗?不过现在,我知道初中孩子更喜欢同学的陪伴,而不是父母。父母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孩子更需要同伴。(得瑟)

    第二点,我们可以多关注孩子的同辈群体

    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孩子选择朋友;在孩子大一些的时候,给孩子的同伴活动提供物质便利和精神支持。还可以试着和孩子同学的家长成为朋友,更好地从孩子同辈群体着手帮助他们成长。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分享的《教养的迷思》,这本书阐述了一个理念: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不大,同辈群体和群体的领导者对孩子成长影响却很大。作为家长,可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孩子的老师、同辈群体及其家长这儿,以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成长。

    这本书还有很多精彩的案例和论述,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这个版本是在9月12日上午7:00到8:00得到大学读书会分享的版本。我的打磨官帮我打磨到凌晨3:00。

    参加读书会的组织工作很久了,一直在做幕后工作,被讲书人团队的负责人静静抓住一次都没分享过,只能硬着头皮上。幸亏她推了我一把,才有了这一次独特的体验。

    从选书到写稿到打磨,每一步都挺艰难的。

    分享完后,感觉听众并不太接受这样的观点。其实我的目的也并不是要听众一定接受,只是想提供多一个看待教育的视角。但是又担心自己表达不准确,歪曲了书中的意思,误导了听众有些忐忑。

    于是又跟打磨官交流:

    关于教育的话题,总也说不完。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养假设”错了吗?——《教养的迷思》读书心得(新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st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