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3-06-16 10:29 被阅读0次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将沧海之水簸干。世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年轻时候的诗作,当年20多岁的李白游学渝州,去拜会刺史李邕,年轻气盛的李白,在李府高谈阔论,自比谢安、苏秦,李邕见他年轻气傲就对他很冷淡,正在兴头上的李白,觉得受到了歧视,很是不满当场写下这首《上李邕》,然后扬长而去。此篇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达出自己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

从这首诗我们也能看出天赋异禀,满腹经纶的李白,为何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他听闻李邕博学多才,素负美名,而且慧眼识珠,乐于提携后进,就去拜会李邕,却在别人的府上好不谦虚自比谢安、苏秦,被李邕怠慢竟然就赋诗责怪然后扬长而去。

好不容易熬到四十多岁,李白待诏翰林,却终日豪饮,玄宗召令他进宫填词,他却醉得不省人事。好在逐渐清醒,然后接过纸笔,十几篇新作,一挥而就。

玄宗非常满意,当场就赐他入座。没有想到的是,李白竟伸出双腿,让高力士帮他脱靴。

要知道高力士可是天子最亲近的人,就是宰相见了,也得礼让三分。李白虽然堪比文曲星,但在偌大的皇宫里,他还没站稳脚跟,就敢对高公公如此不敬。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个性果然引起了玄宗的不满,过了几个月,玄宗就随便找了个理由,以赏赐万金的规格,很体面地送走了李白。

这样一个有才华浪漫的人,在安史之乱时站错了队,被流放夜郎,两年后遇到大赦,李白才重新获得自由。他随即雇船东归,著名的《早发白帝城》就是此时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笔调明朗轻快,反映了李白遇赦获释的欢快情绪。虽然他被赦免却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但他无论在何种境遇都继承保存着屈原和庄子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在公元762年因病与世长辞,终年62岁。

幸亏他不懂政治,这样不羁的性格,才有了诗仙李白,这是盛唐之幸、华夏之幸!

相关文章

  • 读李白《上李邕》

    上李邕,就是呈上李邕。欣赏李白这首《上李邕》前,不妨先交代一下李邕的情况,李邕者,唐朝书法家。天资聪慧,幼承家学,...

  • 上李邕

    李白:咚咚咚(敲门)有人吗? 管家甲:来者何人? 李白:吾乃大唐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请问李大人在...

  • 上李邕

    宋语墨 话说李白下了戴天山,一路东行。这日,李白正走着,一抬头,忽见远处有...

  • 上李邕

    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提到“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想要一位当官的人来赏识他,这让我想起来《上李邕》这首...

  • 上李邕

    唐 ·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 《上李邕》

    《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

  • 《上李邕》

    李白是青年时期创作了这首《上李邕》。 青年时期的李白,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这可得罪了自负的李...

  • 上李邕

    上李邕(1)~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⑵。 假令风歇时下来⑶,犹能簸却沧溟水⑷。 世人见我恒殊调⑸,闻...

  •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

  • 上李邕有感

    在一周的李白古诗学习中,令我映像最深的就是上李邕了,我了解到李白在写这首诗时正值青春,年少轻狂,当然,诗中也有一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李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lr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