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嘉:
“我从来没有我该怎么办的想法,当有难题的时候,
我只是努力去做,然后静静的等待答案。”
前段时间,张艾嘉自导自演的《海上花》迎来首映,影片以女性心理角度出发,描写了横跨10年的爱情故事。不得不承认,张艾嘉华语电影界优秀导演的地位真不是盖的。
长期以来,对张艾嘉的印象停留在大众评价的阶段:有才气、有思想。突然想起她早就凭借《最爱》《少女小渔》走在导演、编剧、制片等多种身份的“事业女性”的道路上,哪怕她现在已是63岁。
之前看到一句形容张艾嘉很有意思的话:
这世间,有一些前辈,从来不肯按点完成人生任务。
有个女人,不适合用老不老、该不该来归类她们--完全不在这套地球语言的批判体系内。
这个不好归类的女人,
她是别人结婚时,她在和各大才子谈着恋爱;
别人退居银屏,她导演电影;
别人60岁暮气沉沉时,她开始导演电影《念念》,好评如潮;
61岁《华丽上班族》合作发哥,红裙翩翩,一场舞惊艳众人;
62岁《山河故人》合作90后小鲜肉董子健,上演忘年恋。
她是香港、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亲历者;是诸多导演喜欢的演员;是罗大佑口中的“小妹”,梁咏琪口中的“张姐”,刘若英眼中的“恩师”,在诸多人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口碑。她更是演员、歌手、编剧、导演、制片人、出品人,在多个领域留下自己才艺闪耀出的光芒,按照现在的话讲,是个典型的斜杆青年。
90年代林奕华给香港大学的学生开通识课,请张艾嘉过来讲座的时候,课题取名为“成为张艾嘉”。
后来林奕华谈起这个课程的初衷,说是因为张艾嘉直至六十多岁依然活得很现代、自我,从来不封锁自己。这很值得去让学生去探讨和了解。
“不谈恋爱宁可去撞墙死”
年轻时期的张艾嘉,为了谈恋爱是可以和公司解约的,是可以说出:“不谈恋爱宁可去撞墙死”的话。25岁时,不顾一切和比自己大16岁的刘幼林结婚,婚姻持续6年后分手。
她这样说:“20岁时,我希望男人可以给我一个浪漫的情怀,安定的未来,所以男人就变成很重要。”
她在采访里说:我年轻时一直是恋爱是主业,工作是副业,整个青年时段都是这种心态。一直到我结婚。现在我们谈感情和年轻时候谈爱情有一些出入,那时候会有更多幻想,给你很大的鼓舞和力量,觉得生命是充满了火花。恋情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过路顺手做的。
但是爱情之于她,从来就不是束缚。
恋爱之外,作为歌手的她,把《童年》和《爱的代价》唱红了一个时代;
作为演员,19岁就涉足影坛的她曾主演过近百部电影,并荣获两届台湾金马奖影后、两届香港金像奖影后和一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而身处林青霞、林凤娇双林并立的拼脸时代,她又一个漂亮的转身,凭着《最爱》和《少女小渔》完美跨界,成为导演、编剧、制片,开辟了一条与漂亮偶像截然不同的“事业女性”道路。
再多的荣誉,也抵不上平静生活里的幸福
37岁的她,未婚先孕,生下儿子奥斯卡。张艾嘉曾经将自己教育儿子比作组装电脑,将所有好的零件通通都给儿子,不管他能不能承受。她曾说:“我一直以为最重要的是盛名,不管是婚姻还是儿子,都当作自身招牌的一点金漆。”
她培养儿子学习古典音乐,督促他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学生,教育他即便是再开心也只能微笑。张艾嘉将自己所有的资源都放到儿子身上,还不遗余力的将儿子打造成了第一童星。
直到儿子9岁时被绑架,被解救后,陷入了严重的自闭和抑郁。她推掉一切工作,专心陪伴儿子看书、旅行,3年后,儿子终于开口说话:“妈妈,谢谢你。”一句“谢谢”,让她的“幸福”观念彻底改变了,所有的荣耀都无法与之比拟。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恐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迷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放不下的东西,现在还有更提不起的东西。就让这些事情继续发生。”张艾嘉相信的事情是,抵抗一切变化与负面影响的基础,人们走再远的路依旧离不开的,只能是“关心”、“爱”。
60岁,是一个新的开始
张小燕在节目里说,张艾嘉年轻的时候,工作一定要做到累到住院为止。直到今天,她也没有停下脚步。她说她到现在都还时刻带着笔记本记东西,开玩笑说小时候念书不想写功课,现在全都罚回来。
张艾嘉的电影强调对女性情感的表达,她的电影中有着青春的美丽与残酷、成年后的矛盾与尴尬、老年的无奈。这些细微的情感特质,让不同年龄段观众在电影中看见了自己。
“现代女性出来都是很奋斗的,但我不会因为某一个人去奋斗,只会为自己想做的事去奋斗。我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永远勇敢,独立却也自由。生命中会有以恋爱为主,孩子为主的时候,但是她都可以很智慧的去选择。
张艾嘉说:成功在字典里的意思就是“把事情做好”。我们存在的意义,在于继续把自己的工作当一回事,有一份尊重去做好它……我们没有回头路可走,只有走得更坚定,更艰困,更清晰,更真诚,直到最后一刻。
不要怕时光带来皱纹,因为你始终拥有着鲜活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