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下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爸爸。
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背影》在孩时学习却不觉得有多少感动,慢慢长大,留意了无数次父母的背影,日渐臃肿,行动缓慢,却仍然为自己的孩子日益操劳,再次品读《背影》,泪水充满了眼眶。
总感觉要有很多的话要说,但却不知从哪里挑起,写到第一句时,把原本“路灯下正是父亲”改成了“爸爸”,是因为父亲总有一种让人感到衰老,年迈之意,虽说我爸爸已有50 多岁,但在我心中却仍然是年轻有活力的爸爸,我怎么舍得把他叫老呢?
当每个孩子把他们的老爸想像成超人的时候,我却觉得我的爸爸一般,从来没有满足过我的任何要求,当然我提的要求又是少之又少,我也清楚的知道,他也不会答应的,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价钱的问题,所以年少时,我也就乖乖的,没有在商场里嚷嚷着买这买那,看到好看漂亮的衣服也静而观之,然后快快走开,久而久之,也就不怎么爱去超市,商场,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
而我的爸爸却很实际真实,认为我所想吃的零食都是垃圾,每每过节亲戚朋友送来的饮料,膨化食品,爸爸就让他们拿回去,现在看来我好感谢他。
他,年轻的时候很优秀,出生在河北平原的一个村庄,是村子里头一个大学生,大学里刻苦学习,除了专业科畜牧学,还学习英语,在当时的80年代,也算得上是走在前列,毕业那年获得机会参加前往美国读研究生的考试,可仅仅差了几分落选,之后安排工作,在市里吃上了商品粮,找了一个同为大学生的媳妇,这一切,都是为全村里的人所羡慕。
这一时代政策变化也关乎着个人乃至家庭的生计。在市里生活,不久有了孩子。但是他的工作越来越不景气,随着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转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时代过去了,他下了岗,本来也有其他机会进入其他的岗位,但早已习惯无拘无束的生活的他,不愿整日循规蹈矩的上班。
一直到现在,孩子都已22岁了,仍然没有工作。可能是社会,或是其他在争取成功的路途中遇到了挫折,消磨了他向上的斗志,让他变的不敢再争取一些外部的人情事故,焦点则开始关注自我的健康,这没错,每个人都有关注点,是啊,没有办法改变他人,就让自己变的更加优秀。他喜欢养生和运动,还时常教育我,应该吃枸杞,说是他这么做都是为了我,减轻我的负担。
大学毕业是最让人发愁的,我也明白自己的学校普通,与北上广的名牌大学相比,竞争力差许多,在继续学习的路上,不知该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我也知道父母都是为了让我更好,帮我规划未来的出路,只可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2015年正月初五、初六的时候,因为妈妈坚持要我出国留学,而爸爸认为国内的研究生也不错,和老爸大吵了一次,说出了不孝的话,之后在小区里碰见了他,在路边晕黄的灯下,蹒跚的步伐,心想这会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吧,但可是走进一看到两块发亮的眼镜片,就知道原来是我的父亲,好多年没有在路上碰到过父亲了,(小时候总是在偷偷买零食的路上碰到)我看了一眼便匆匆走去,他似乎又要说的话,但却又吞了回去,那场景就是我脑海深处一张图片,原来他已经老了,现在每每回家都不忍心看到他们在厨房忙着,抢着给孩子做饭,在他们眼里,不论我们多大,都还只是孩子。 无论孩子犯下什么错,在父母面前都可以原谅。
一个小时前,我还学习,突然看到QQ上爸爸的留言,突然涌出了泪水。想到父亲真的不易,我要好好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