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对博物馆并不热衷,其高深莫测让我倍感疏远,历史的距离和文化的久远牵制了我的脚步,因而去得不多,参观过的也屈指可数,留下些许印象的如建川博物馆之抗日飞虎队、云南博物馆之滇囯历史、昭化汉城博物馆之三国回忆、浙江博物馆之官窑青瓷,印象带来的痕迹浅淡,没能滋生出情感,直到此次江南之行穿梭于六朝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苏州丝绸博物馆之间,其风云画卷一一展开,方始明白到一陌生之地,博物馆应是参观的第一站。此篇回味六朝博物馆一番,但愿能让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中的历史画面鲜活起来,其人其物其事其贡献铸就了六朝古都的风采。
六朝博物馆馆址是原六朝建康城的一部分,是建于六朝遗迹上的博物馆(此馆地下发掘出了六朝夯土墙),2014年竣工对外开放,是中国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馆内展出有青瓷器、陶俑、墓志、石刻、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介绍六朝名人故事,分四个篇章阐述公元3至6世纪的东方大都会主题,设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四大展厅[1]。在一篇篇深情的文字和一幅幅逼真的画卷里,六朝人杰与风采尽收眼底。
梦回六朝―记江南之行(二)〖01〗 人物篇
毋庸置疑,六朝诞生了军事、科技、文学、艺术等众领域划时代的人物。“安石不出,如苍生何?”淝水之战倘若没有谢安东山再起运筹帷幄的指挥,东晋的老百姓则无法逃脱前秦苻坚的铁蹄,这场以少胜多草木皆兵的军事奇迹奠定了谢安在中国的历史地位,而历史却未能让谢安如愿回到会稽东山隐居,归途重病辞世,东坡先生也以“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为之惋惜。“愿闻显据,以核理实”,后人也许皆知祖冲之在圆周率和千里船、指南车的伟大发现和发明,但对《大明历》 的科学精神未必了然于心,对其《安边论》“建议政府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安定民生,巩固国防 ”[2]之忧国忧民更缺少些体悟,真正的科学王国里一定有人文情怀的寸土寸金。“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正式开启了山水田园诗,也开拓了中国诗歌的新天地,山水田园可以抚慰人生失意不得志,也能成全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为后世志士仁人探索了心灵出路与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给六朝名士披上了最后一抹灿烂的晚霞。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渊明先生也当是孔老圣人跨越时空的得意弟子。六朝期间,文学从经学的附庸关系中挣脱出来,获得了独立地位,文学活动异常活跃,文学创作突飞猛进,文学观念超前,文学批评理论空前[3],陆机之《文赋》、钟嵘之《诗品》 、刘勰之《文心雕龙》在同一时代跃上历史舞台,《文心》论及的各类体裁之文学标准至今仍是文学创作的圭臬,如诗词歌赋或 “睹物兴情”、或“言中事隐”、或“铺采螭文”,《文心雕龙》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批评之最的地位无人能动摇。以袒腹仰卧之随性洒脱而赢得“东床快婿”的王羲之也是历史佳话,一首《兰亭序》不仅展示了其文学禀赋,更展示了其书法造诣,其竹扇题字助老妇人卖扇的经历,与东坡穿越时代心有灵犀。随着东晋南渡文化重心的转移,建康演变成人杰地灵之地,长江流域逐渐赶超黄河流域,“正式代表传统的中国”[4]。
兰亭序〖02〗文物篇
对于文物,一窍不通,只能鹦鹉学舌,算是回顾也权当一次学习。排列镇馆之宝首位的青瓷莲花尊,顾名思义是以莲花为主要装饰图案的佛教瓷器,1972年在南京东郊麒麟门外灵山一座南朝梁代大墓出土,用作酒器或祭祀器物,其上莲花纹形态各异, 仰莲覆莲,单瓣多瓣,渗透着浓厚的佛教色彩[5]。另一件镇馆之宝——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是三国时期吴国青瓷,“1983年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长岗村出土,腹饰一周贴塑,由四个铺首、两尊佛像、两个双首连体鸟系组成”,其“腹部两排持节羽人似神仙使者,他们神情恭敬,态度虔诚,似乎正在等候着墓主人灵魂归来,引导升天”。该青瓷壶利用釉下彩工艺(南京博物院对此有详尽介绍)美化瓷器延长瓷器寿命,“它改变了人们对釉下彩工艺的认识,把中国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五百年”[6]。作为六朝博物院LOGO的人面瓦当,是六朝极具特色的建筑构件,有用以保护和美化屋檐,一般用于宫殿、衙署和寺观,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其纹饰主要有云纹瓦当、人面纹瓦当、兽面瓦当和莲花纹瓦当四类,云纹瓦当亲近自然,人面瓦当映射人间百态,兽面瓦当消灾祛邪,莲花瓦当演绎宗教色彩。作为博物馆标志的人面瓦当在国内少有出土,代表着六朝的艺术辉煌。除此之外,馆内还陈列了青瓷虎子、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铜造佛像、青瓷伎乐俑群、青瓷鸡首壶、颜綝六面铜印、关中侯印金印、蝉纹金珰、陶牛车及俑群等珍贵文物,“六朝博物馆”公众号对此有简洁易懂的介绍。
青瓷莲花尊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
六朝瓦当
六朝三百多年的风云,成就了数个历史之最:最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文化中心南移;最富传奇色彩的战役;最受崇拜的田园诗人;最早的系统性文学评论;最精确的圆周率[7]。徜徉在之最的历史长河,脚步在博物馆里流连,语音解说听了一遍又一遍,清晰的画面一一呈现在眼前,时空的洗礼让我渐渐爱上博物馆,世上最美的智慧之花越过时空次第盛开,我和历史的距离近了一点。
[1][2]参百度百科。
[3]参新浪微博:锦灰未成堆。
[4]参钱穆《国史大纲》。
[5]参博物馆简介和新浪博客:重读南京寻访团。
[6]参百度百科和博物馆简介。
[7]参博物馆简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