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上,满足了自己这个月以来的愿望,去看《千与千寻》。观影过程中,我一直流泪不止,因为我分明看到了自己在职场的投射。但我没想到的是,观影后的思考中,我竟然领悟到了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为什么我似乎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
这个问题是大约两年前我的小学死党莲心同学提出来的。她已经出家多年,我与她聊天时总是半戏谑地称她为师太。她问出这个问题时,我蓦地一惊,仿佛有人把我心底里潜藏多年却一直没勇气去琢磨的秘密用一块石头砸了出了水面。似乎的确是这样,我总是在吃苦头,总是在受挫,似乎很少有真正开心的时候。但我真的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吗?如果是,这个摔跟头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呢?那时我们没有深入讨论,但这问题一直都在我心底,今天又浮出了水面,大约是千寻的成长搅动了我的某种回忆。
仔细想一想,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暗含的意思是,一直在遇到挫折,而且是同一种挫折。我的确一直在持续不断地遇到挫折,为此还专门与我爸爸深入讨论过几次,他对此的看法是,没错,你的确比同龄人遇到的磨难多,但这是因为你对自己要求高,你完全可以过更轻松的生活,但你没有这样选择,你选择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试图达到。
联想一下上次有这种受挫的感觉,还是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同学们大多选了论文容易通过的导师,而我选择了让自己恐惧的系主任。我从小到大没怕过什么人,但跟系主任打过一次电话汇报论文进度后,竟然会被他骂的进入深度自我防御的冻僵状态,不得不一个人在偏僻的楼梯处如婴儿状抱膝半小时才能慢慢缓过来。这让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当然了,不止我一个人怕他,全系的同学都怕他,甚至有女同学在论文评审会议上因为恐惧当场晕厥。)当时,我读到的信号是,这是我的契机,是我自我发掘和成长的大好机会,如果我不抓住这次机会,那么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机会,再遇到这样让我感到发自内心(非暴力)恐惧的人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于是,我果断选择了系主任作为导师,而且,我不但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还要在这恐惧下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教育游戏的设计。这的确很有些“自找的”意味,不过最后的结果其实有点超乎预期,居然得到了导师很大的认可,但并非完美,还是留下了遗憾,最后一周因为导师施加的压力太大,陷入了自我怀疑和深度焦虑,一周的时间荒废蹉跎了,没有准备好答辩,最后崩盘,没有拿到优秀论文。答辩结束后,我撕心裂肺地痛哭了一阵子,还出现了某种epiphany,超越了当时极度痛苦的体验,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过的热忱,那是一种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企图心和生命力。这是我在那场磨砺中投入的心力浇灌而成的,并不因那一点遗憾而改变,我也因此收获了核心自信。
现在看来,当时的那个遗憾,那个尾巴,那一点点没有做好的事情,其实就是我的病灶,是我还没有完善的部分。
那么,是时候来和那个尾巴做个了结了?
上次,最后击垮我的,是自我怀疑和焦虑,焦虑到无法自控,失去自己的节奏,完全没了主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面无表情地从指缝中流失,和导师完全失去了反馈和联系,自己荒废成了一座孤岛。
这次呢?没错,我的潜意识非常精准地嗅到了危险的味道,我也有了成为孤岛的潜在风险。所以,才会在这个时候把这个问题敲上水面吧?
再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是的是的,我的确一直在受挫,一直在摔跤。这如同我爸爸说的,我对自己的要求的确不低。但凡我能意识到的自己的不足,没有让自己满意之处,不论是通过显意识还是潜意识还是其他各种方式,我都会尽力跟自己死磕。这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的真意,我一直在与自己较劲。
为什么我要同自己较劲死磕呢?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源动力。我十岁时的人生目标就是自我实现了,种子是那个时候种下的,现在已经长成郁郁葱葱的精神后花园了。这无关原生家庭,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总也走不出的心理怪圈往往是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所致。可是自从我11岁生病之后,父母对我的期望就是健健康康,后来考研去P大,已经远远超出他们期望了。所以,这的的确确是我与自己的战争。我对此极为理解,因为我所寻求的,就是从内心中生长出力量和智慧,但若没有强烈的内心矛盾冲突,这种力量和智慧是不会平白无故生发的。此外,我在同自己的劲,也是让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达到我所认为的及格线,差一点儿都不行,漏一门功课都必须再补回来。所以,我似乎一直在经历着磨难和挫折,其实都是我内心的意愿,我必须在困境中磨砺,去克服自己的弱点,直面内心的恐惧,在这种历练和修行中脱胎换骨,真正强大起来。如果一次不成,那么便循环往复,回到类似的情境下,重新来过。
这的确是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的,不是迷信,也不是宗教。精神分析流派的观点,你的一切由你的潜意识掌控,你的潜意识认为你缺少什么,就会不断地用潜意识以为能弥补的方式来补偿自己。所以人往往容易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直到读懂自己的潜意识,明白自己内心真实所想,找到自己的真实所缺。
其实我并没有一直在同一个地方摔跤,因为每次我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我也一直在成长和进步,所以每次的课题都在更换;但我也的确是在同一个地方摔跤,因为虽然每次的重点不同,但底层问题都直指我的软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挫折磨难都是我的心自己生长出来的,即便我这次躲过了,避开了,只要这个软肋仍然在,我就还是会在兜兜转转之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我必定要经历这些磨难才能达到自己的及格线,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能继续我星辰大海的征途。我不在意与自己死磕,因为我知道终将与自己和解,我有这个气度与心量,现在差的,只是去面对这场与自己的战争了。
想到这里,几个月以来的污浊杂秽都一扫而光,顿觉月明星稀,天朗气清。
从明天起,就要准备与我一直以来“宿敌”的战争了。
我已经想到了千万般计策来与之相抗。
我的那位宿敌,名叫“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