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觉得自己不了解孩子,所以总是说不到对方心坎儿上,费半天劲儿,没用。其实假期是加深亲子间了解的大好时机,因为这时候孩子时间相对宽松,家长也少了一些与孩子有关的日常琐事,可以更多去思考和实践如何促进彼此间的关系。
那么,了解孩子主要有哪些途径呢?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日常生活和特殊场景。
假期里不需要按规定时间起床上课,这种随意的状态中,我们可以观察孩子们一般什么时候醒来,学习安排在哪个时段,意味着这个时间他可能比较轻松高效。那么,不管大人孩子随后的计划和时间安排方面都可以更有数。
当有了一个计划,孩子是怎么执行的,尤其在开始一两周,会有意识地修订吗?当有其他事情干扰时,能不能灵活应变?平时可能没充足的时间讨论,现在都可以聊聊,顺便安利一些网上热门的时间管理技术。孩子的计划里有时候还能看到他对不同学科的重视和喜爱程度,哪门课安排的时间多,没硬性作业时更愿意学什么。这些了解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孩子的素材。
假期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察角度,孩子的课余兴趣和人际支持系统。平时上学忙,现在时间比较多,他有没有能娱乐自己的能力:使用电子设备,读书,运动,等等;想和同学朋友小聚时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伴儿,怎么发起,是否遵循基本的社交礼仪……家长的责任之一是鼓励孩子建立取悦自己的多元途径,因为这是他们长大以后幸福体验的重要来源。
除了这些日常生活场景之外,假期中还会有些特别的时候,比如旅游。这也是了解孩子的大好时机。
在前期商量的过程里,可以知道孩子的审美偏向,爱现代城市还是古镇怀旧类,喜欢刺激冒险的内容还是安逸舒缓的节奏;还可以知道他是否有提前准备的思路和行动力,有没有主动性。而在长长的旅行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近距离接触和讨论,孩子的身体条件,表达能力,互助精神都比平时更容易呈现出来。结束之后呢?我们能够观察到孩子注意力转换的快慢,以及如何面对与人与事的分离。
这些内容看起来都很琐屑,仿佛跟学业成长关系不大。实际上,它们背后的信息,象性格特点,偏好,等等,对未来很多事情可能都有重大影响,只是大人孩子都没在意。而我们留意了,再讲出来,一方面帮助孩子更多了解自己,同时也会给孩子被高度关注的好感觉,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亲子关系。
假期是为了学生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后可以放松一下,而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呈现平时没机会登场的特点;假期里家长不再需要快节奏地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从而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更方便观察和交流。
千万不要辜负这个机会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