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1
重读《静悄悄的革命》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
这篇前言解释了作者佐藤学成书前的实践及研讨,而其中最打动我、最震撼我的,是他所提及的小林老师。
一、从法国大菜到每日三餐
在文中,佐藤学提到,小林老师是一个有着10年教龄的骨干教师一起进行着教学研究,而他的转变决心是“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做出美味佳肴的教师。”
这句话非常生动,也令我深受触动。
想尽小林老师此前所做的教学研究,必是登上大雅之堂的大研究,我们当下也不乏这样的研究——主旨宏大,要意深广,价值重大,但是,它正如佐藤学所言,仅仅是“一年做一次”,而我们的教学,是每天都在持续进行的,以这样低频率的研究去指导每天发生在课堂的日常教学,必须难免相互剥离——日常课堂上所进行的,如不谨慎,必是先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复刻。以此观之,不正是两张皮吗?这不禁让我再次回想起干国祥老师在《理想课堂三重境界》中对公开课的批判:“百分之九十的教研课,是用于研究几乎只占百分之一的特殊课——每位老师每个学期上一堂公开课,这堂课与日常教学关系并不大,日常的课堂教学,事实上并未按照这种公开课的模式在进行。也因此,日常的课堂教学究竟如何操作,怎样真正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问题被简单粗率地斥为应试教育推下了桌面,只能成为一种潜话语,形成了明说优质课,暗搞题海战潜规则。“
从应试教育来看,可能不免有些狭隘,但我想小林老师一定也看到了研究下的课堂,与每日日常课堂之间的鸿沟,而让我佩服的是,他走向了日常教学的每日三餐——”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从后面的描述来看,小林老师的行动正是如此。通过创设一种随时向人求助、安心学习、融洽的关系,小林老师聚集了发生在教室里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表情姿态,没有虚假和空洞,而正是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帮助,使得他对学生的不间断培育,在一日日的累积中产生了质变。
二、从教师视角到学生视角
文中提及了一个小危机,让我深思良久。当学生彻也痛哭着直言:”学校不快乐,大人都是撒谎“时,小林老师感到无措和苦涩。而通过进一步和孩子们交流,小林老师发现,作为老师既太严厉,而导致了孩子的不快乐,又因为”太温和“而不够格的双重矛盾下,他开始反思教师视角与学生视角下的学习和快乐是什么。作为老师,当然了解学生之于儿童的意义,这种意义会给儿童带来智力上的快乐,但是儿童是否如此了解呢?他们是怎么想的?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儿童的”快乐“含义与教师的理解并不相同,而这种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视角。
为了消除这种差异带来的负面信息,小林老师开始了以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在这种关系下,学生间可以融洽相处,安心学习,通过直率地寻求帮助,进而进行相互帮助。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将深刻地构建儿童学习的社会性支持,而这不仅将带来智力上的快乐,更能带来安全感。
让学生走向台前,小林老师实现了最朴素,有如”酱汤“般美味的日常教学,使得理想课堂,成为了一种真实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