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上自己的死亡,是真的碰上哦,想的不算。无论你如何想,都不代表真正的碰上。当然,我不希望碰上,所以只能想象咯!但这里要探讨的是真实碰上自己死亡的三种不同心态。
第一是领会自身对自身的关系还是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虽然死亡是人类普通的必然的现实,但由于活着的必然遮蔽。我们倾向于将死亡推断为“他人的死亡”而非“自己的死亡”。如果真的碰上自己的死亡,人才会发生思维上的逆转,才会突然发现:会活的人是你,会死的人是我。生死学称之为“死亡的个体化过程”。这应该是很多人都无法坦然面对,心上过不去的一个坎。
有两个例子,一个医生,一位护士,他们太清楚临危病人的治疗情况了,那种心理痛苦,药物的副作用太清楚了!医生选择放弃治疗。护士终日以泪洗面,天天哭。无论你如何坚强,你都无法抗拒“此在”。时间上的被动性是存在的根本真理。如果人不能过比较彻底的生活,就没有办法从绝境中过关成功。什么是彻底的生活?就是“存在”咯!金刚经讲“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要彻底丢弃OTB那一套。人如果想用自己的智能冲破生死关,那就像玻璃瓶里的苍蝇看着广阔的天空永远也飞不出去。
VUVU是台湾原住民,和护士同在一家医院。他每天祈祷,和上帝讲话,其实是对自己讲,这表示他的内在“自身对自身”开始循环了。
第二是恐惧死亡还是畏惧生命?
大多数人应该是恐惧死亡的,为什么?因为花花世界太美好。因为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我们会“沉沦”其中。好莱坞大片、市井之美、艺术之美、各种美食、俊男靓女,有滋有味的美好生活,人怎忍心舍去?但是碰上自己的死亡,我们必须远离这些人造物,而向“默存”靠拢,这样才会走得比较顺利。
新民读书会曾经推荐过奥地利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在集中营的经历,以及父母和妹妹的相继死亡,使他不再害怕个人的死亡,而是对整个生命充满畏惧。此时害怕已经没有对象,他看到生命里必然会出现的破洞。
第三是依依不舍还是了然于心?
因为不舍,所以惋惜。通常我们明知事情无可挽回仍然要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的懊悔!像《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终时伸出两根手指头不肯断气。原来是油灯里两茎灯草,恐费了油。上文说的护士名叫阿穆,进临终关怀医院想通过寻找灵性的帮助解脱。拜佛、念经、皈依,但是她的心仍活在OTB里,白天念经,半夜的哭声,难过,不知所措,是因为找不到“默存”之门。
当人们把世界“放空”后,才会真正明白“我必然会死”这件事,而且不再担心自己的死,愿意深入“人际之间底部的联通管”和别人进行生命的连接,看到人和人OTB之后剩下的共同的部分,原本人和人就是一样的“存在”而已。
人一定要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到尽头,路途中的风光不能光用脑袋去想。
任若水 写于2016年5月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