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ndroid四大组件有Activity、service、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Receiver。Activity是Android组件中最基本也是最为常见用的四大组件之一,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对于大部分Android开发者来说,都可以轻松的使用它。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深入的探索Activity。从而更好的从事开发工作。
概念
Activity是一个应用组件,用户可与其提供的屏幕进行交互,以执行拨打电话、拍摄照片、发送电子邮件或查看地图等操作。 每个 Activity 都会获得一个用于绘制其用户界面的窗口。窗口通常会充满屏幕,但也可小于屏幕并浮动在其他窗口之上。
Activity 基本上以三种状态存在:
状态 | 描述 |
---|---|
继续 | 此 Activity 位于屏幕前台并具有用户焦点。(有时也将此状态称作“运行中”。) |
暂停 | 另一个 Activity 位于屏幕前台并具有用户焦点,但此 Activity 仍可见。也就是说,另一个 Activity 显示在此 Activity 上方,并且该 Activity 部分透明或未覆盖整个屏幕。 暂停的 Activity 处于完全活动状态Activity对象保留在内存中,它保留了所有状态和成员信息,并与窗口管理器保持连接),但在内存极度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被系统终止。 |
停止 | 该 Activity 被另一个 Activity 完全遮盖(该 Activity 目前位于“后台”)。 已停止的 Activity 同样仍处于活动状态(Activity对象保留在内存中,它保留了所有状态和成员信息,但未与窗口管理器连接)。 不过,它对用户不再可见,在他处需要内存时可能会被系统终止。 |
如果 Activity 处于暂停或停止状态,系统可通过要求其结束(调用
finish()
方法)或直接终止其进程,将其从内存中删除。(将其结束或终止后)再次打开 Activity 时,必须重建。
生命周期
Activity生命周期切换过程(图片来自网络)这是一张经典的Activity生命周期图,详细而直观得表现了Activity各生命周期间的关系 。那么下图 列出了相同的生命周期回调方法,其中对每一种回调方法做了更详细的描述,并说明了每一种方法在 Activity 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位置,包括在回调方法完成后系统能否终止 Activity。
生命周期回调方法的描述.png这些方法共同定义 Activity 的整个生命周期。您可以通过实现这些方法监控 Activity 生命周期中的三个嵌套循环:
-
Activity 的整个生命周期发生在
onCreate()
调用与onDestroy()
调用之间。Activity 应在onCreate()
中执行“全局”状态设置(例如初始化View);在onDestroy()
中释放资源(例如调用unregisterReceiver
)。 -
Activity 的可见生命周期发生在
onStart()
调用与onStop()
调用之间。在这段时间,用户可以在屏幕上看到 Activity 并与其交互。 在 Activity 的整个生命周期,当 Activity 在对用户可见和隐藏两种状态中交替变化时,系统可能会多次调用onStart()
和onStop()
。 -
Activity 的前台生命周期发生在
onResume()
调用与onPause()
调用之间。在这段时间,Activity 位于屏幕上的所有其他 Activity 之前,并具有用户输入焦点。 Activity 可频繁转入和转出前台。由于此状态可能经常发生转变,因此这两个方法中应采用适度轻量级的代码,以避免因转变速度慢而让用户等待。
启动方式
Activity的启动方式有两种方式:显示调用和隐式调用。灵活的运用这两种能使您的APP更加方便快捷,提高用户体验。
显示调用
显示调用:通过指定组件名称来实现的,它一般用在知道目标组件名称的前提下,一般是在相同的应用程序内部实现的。
直接启动Activity
//通过Activity名启动
Intent intent=new Intent(MainActivity.this,Setting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NAME,nameText);
startActivity(intent);
//通过包名和Activity名启动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MAIN);
intent.addCategory(Intent.CATEGORY_LAUNCHER);
ComponentName componentName = new ComponentName("com.zxm.demo","com.zxm.demo.MainActivity");
intent.setComponent(componentName );
startActivity(intent);
启动Activity以获取结果
private void pickContac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OneActivity.this,Second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REQUEST_COD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data) {
if (resultCode == Activity.RESULT_OK && requestCode == REQUEST_CODE) {
//Data received: data.getData()
}
}
隐式调用
隐式调用:通过Intent Filter来实现的,Android系统会根据隐式意图中设置的动作(action)、类别(category)、数据(URI和数据类型)找到最合适的组件来处理这个意图。一般是用于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
设置数据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VIEW);
intent.addCategory(Intent.CATEGORY_DEFAULT);
Uri uri = Uri.parse(Uri.parser("host//:scheme?param"));
intent.setData(uri);
activity.startActivity(intent);
对应的AndroidManifest.xml中的IntentFilter添加相应的配置
<activity
android:name="com.zxm.demo.Second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intent-filter>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data
android:host="host"
android:scheme="scheme" />
</intent-filter>
</activity>
设置类别
如果Intent中的存在category那么所有的category都必须和Activity过滤规则中的category相同。才能和这个Activity匹配。Intent中的category数量可能少于Activity中配置的category数量,但是Intent中的这category必须和Activity中配置的category相同才能匹配。这里注意,值设置类别是不能启动成功的,必须要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addCategory("com.zxm.category.type_1");
intent.setAction("android.intent.action.SEND");
startActivity(intent);
对应的AndroidManifest.xml中的IntentFilter添加相应的配置
<activity
android:name="com.zxm.demo.Main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intent-filter>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SEND" />
<category android:name="com.zxm.category.type_1"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intent-filter>
</activity>
设置动作
Intent中的Action必须能够和Activity过滤规则中的Action匹配.(这里的匹配是完全相等). 一个过滤规则中有多个action,那么只要Intent中的action能够和Activity过滤规则中的任何一个action相同即可匹配成功。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设置Intent的Action属性
intent.setAction("android.intent.action.SEND");
startActivity(intent);
<activity
android:name="com.zxm.demo.Main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intent-filter>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SEND"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intent-filter>
</activity>
启动模式(LaunchMode)
Activity的启动模式有四种:standard、singleTop、singleTask、singleInstance。
想搞清楚启动模式,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任务栈(TaskAffinity)。
TaskAffinity 参数标识着Activity所需要的任务栈的名称,默认情况下,一个应用中所有Activity所需要的任务栈名称都为该应用的包名。
TaskAffinity 属性一般跟singleTask模式或者跟allowTaskReparenting属性结合使用,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实际意义。
-
standard:标准模式,这是系统默认的默认。在这种模式下不管之前有没有Activity实例,每一次启动Activity都会创建一个新的Activity实例,并置于Activity任务栈栈顶。
-
singleTop:栈顶复用模式。这个模式下,如果栈顶存在该Activity的实例,那么这个Activity不会被重写创建,同时它的
onNewIntent()
方法会被调用。如果栈顶不存在该Activity的实例,则情况与standard模式相同。注意的如果Activity已经存在它的onCreate(),onStart()方法不会被调用。 -
singleTask:栈内复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只要Activity存在栈内,那么多次启动这个Activity都不会重新创建实例,直接使用这个实例,并且将该实例以上的Activity全部清除,同时系统会调用它的
onNewIntent()
方法。 -
singleInstance:全局唯一模式, 该模式具备singleTask模式的所有特性外,与它的区别就是,这种模式下的Activity会单独占用一个Task栈,具有全局唯一性。如果在启动这样的Activiyt时,已经存在了一个实例,那么会把它所在的任务调度到前台,重用这个实例。
小结
关于Activity的知识还有很多,相信大家如果弄懂了以上这些点,会跟好的把握和掌控项目。文章参考了AndroidAPI指南。 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多多指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