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任何行为背后,一定有动机!”
同理,任何事情背后,一定有规律可循。
按规律办事,照方法实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曾国藩如何读书和记日记的。
01 精读,是读书的不二法门
有句话说的好:“生活的一切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实用的方法。
但如何读书,才是正确的方法呢?
第一,多读经典
经典中,涵盖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我们读书,就是为了从中学习智慧和思想。
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更新,但智慧和思想,会随着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变得价值连城。
比如:《道德经》、《了凡四训》、《论语》、《孟子》、《大学》、《金刚经》等,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读书时,我们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数量,一本书没有看完,又看其他书。
结果,一周虽然读了3、4本书,但没有一本读完,读透,结果只能是浪费了时间,还没有收获。
曾国藩主张,一本书没有读完,绝对不读第二本书,其实说的就是一种沉浸式的读书法,因为只有沉浸其中,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同时,读书时,不要只读,而应该将读书时的思考和心得体悟写下来,这样才会记忆深刻,灵活运用。
第三,读书要用心,不能走马观花
读书时,东看看,西看看,其实不是为自己读,而是沦为了别人思想的傀儡。
就像现在大多数人,热衷于网络阅读,看微博,关注热点事件,刷微信等,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情绪投入其中,跟随着别人的思想走,这便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因此,我们读书时,一定要沉下心,多思考,切忌轻浮与随便。
另外,读书时,不要泛读,泛读虽然看得多,但也忘得多,一定要精读,细细品味,吃透书中的东西,才能从中汲取营养,变成自己的思想。
02 读史的重要性
为什么读历史那么重要呢?
因为我们认识世界和社会的方式,是从现象到规律,而史书中,既有现象,又有规律。
曾国藩数年如一日地研读《二十三史》,对他后来的人生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成为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大文学家苏东坡,在给儿子苏过的信中,也明确说道:“多读史书,唯益不少”。
除此之外,唐太宗在教育子女和大臣时,也要求他们一定要多读史书,甚至他还坦言,自己能够开辟贞观之治,也主要得益于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和学习。
俗话说:“一个人的智慧永远有限,而历史的智慧才是人类文明的沉淀。”
即历史是岁月和智慧的沉淀,大都是规律性的总结。
按规律办事,才能一举成名。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现在我们遇到的所有事情,历史上早已有人遇到,并且总结成经验,凝聚成思想智慧。
只要我们反复研读史书,多反思,一定可以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03 用日记面对自我内心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大意是:事情做不成,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要懂得自我反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曾国藩则每天通过记日记,深刻反思自己的“身过、心过、口过”等,并加以改正。
那么,记日记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面对真实的自我
我们睁开眼,看到的是外面的世界,而闭上眼,则是我们内心的世界。
我现在每天也会通过写反思日记,思考自己的言行举止,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如何改进做事的方法?
自己与自己周旋,最终挖掘最好的自己,从而达成自我和解。
第二,积累与坚持的力量
通过不断地记日记,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
若用在人生修炼上 ,打磨的就是整个人生。
我现在每天都会写一篇文章,深感自己不管是写文的速度,还是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水滴石穿,聚沙成塔,一步一个脚印,终可到达人生的彼岸。
写在最后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人的本身。
终身学习,多读史书,每日反思,能够让我们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让我们认识到更加真实的自己。
即做一个有趣丰盛、内外兼修的人,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