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晋(36)
且说荀藩兄弟及李述因被阎鼎军击溃,故奔往荥阳,收集残部,退保开封。唯独周顗与众人分手,渡江东走,依附琅琊王司马睿。
司马睿令周顗为军谘祭酒,对他颇加礼遇。当时海内大乱,也只有江东之地还稍许安宁,北方士大夫等为避乱,都拖家带口陆续东来。
王导劝司马睿延揽各处俊杰,共得才俊一百零六人,将他们都辟为府中掾属,时称“百六掾”。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前颍川太守刁协(刻碎之政)、东海太守王承、广陵相卞壶(之后单写他父子一篇)、江宁令诸葛恢(诸葛诞之孙,东晋中兴三明之一)、历阳参军陈頵、前太傅掾庾亮(这人之后再说吧,名头比较多)诸人,就是那周顗周伯仁也参列在内。
衣冠南渡之后前骑都尉桓彝(桓温之父),也来江东奔投,他见司马睿势力微弱,便退出对周顗说道:“我因中州多乱,特来此求全,但见江东孱弱如此,又怎能济事?”
周顗闻说也不免唏嘘,之后桓彝又去见了王导,与他谈论时事,只见王导口讲指画,议论风生,顿时令桓彝心悦诚服。桓彝之后又对周顗说道:“江左之地有管夷吾(管仲)了,我就不必再忧了。”
有句话说的好,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当时建业(今南京)城南有座临沧观,在劳劳山上,有亭七间,名曰新亭。王导每与江东群僚往游,设宴共饮。
古新亭位于今南京市雨花台软件大道一带,也是百余年后宋孝武帝登基起兵讨伐元凶刘劭之地,后改名为中兴亭。
一次,周顗一连豪饮数觥,接着不由地悲从中来,凄然叹息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众人听后,具相对流涕。场上唯有王导慷慨激昂,举觞厉声说道:“我辈有缘,聚首一方,更应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为何要颓然不振,徒作那楚囚对泣状呢?”众人听后收泪,一一向王导谢过。王导又借着酒兴,谈了一番匡复事宜,众人这才偕归。
不多久,陈頵寄书与王导,请去除政务上的弊政,要罢虚务实,大略说的是:
中华所以倾敝,四海所以土崩,正是因为朝廷在取才方面失当,先看人虚名,之后再看其实际能力,浮竞驱驰,互相贡荐。
有豪言壮语者先显达,名微言轻者则后进位,以至于人们竞相鼓动,互相推荐,终至朝政崩坏。加之前有老庄之俗,倾惑于朝廷,退隐务虚之人被世人视之为弘雅,在朝一心处理政事者遭世人视之为俗人,朝中官员也从不体恤民情,法物沦丧。
俗话说得好,如欲治理远方,则必先由近处着手。今我江东宜痛改前非,明赏信罚,拔(拔擢)卓茂(东汉云台外四将(云台二十八将后补位三十二将))于密县(今河南新密市),显(显耀)朱邑(西汉,朱邑初任桐乡啬夫)于桐乡(今安徽桐城),然后大业可举,中兴可期。
时政就是如此,江东用的还是以前一干清谈“名”士,王导得书后,也只能是付诸一叹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