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想起之前看徐峥的片子《港囧》,徐峥扮演的角色,千方百计,历经阻碍,想要见一面自己的初恋情人,见了面之后发现滋味不过尔尔……男主人公被一个念想吊足了胃口,等真的吞下,发现,那并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东西……而这念念不忘的动力,其实就是来自一个期待,期待没有被满足,人的注意力就会被胶着住,注意力所在就是能量所在,行为动力就会产生……
所以,今天要聊一聊“期待”,一贯的风格,没有能力谈学术、理论,就是谈自己的体验!
最近在给自己发起“守护愤怒、培养良好情绪习惯”的活动,要开始很认真的面对自己的期待了,因为,愤怒大多和期待未被满足有关!
照例,先从故事开始。昨天跟婆婆发生冲突,婆媳之间的矛盾从结婚第一天就开始,心里都暗自较量了十年,外在,都采取“相敬如宾”的把戏,俗话说,都在打肚里官司!昨天是第二次把心里积压的情绪用言语的方式暴露出来,第一次在十年前,那次是非常严重的争吵,我基本上没什么克制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次,我非常节制自己情绪,开了一个头,觉察到了后硬生生的收住了底下想要宣泄的愤怒……
可是,虽然引爆的情绪被我硬生生收住了,但,感觉已经非常不舒服了,我对自己没有压住情绪而自责,也懊丧自己不能痛快的表达自己……被引爆的愤怒就像周星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里被舒淇收在锦囊里的猪刚鬣,在锦囊里激烈的反抗,我努力想要收住它,却岌岌可危……到底是降伏住了,离开现场……
回来后,我问自己,是什么让我收不住那个锦囊?是期待!我非常期待可以有一个申诉的机会,我期待别人的理解和认可,我想要一个所谓的公平!我想要被支持、被理解,那样我才是有价值,重要的,被爱的!
我问我自己:我可以放下这些期待吗?我可以自己为自己负责吗?我可以不通过这些来体验我的价值感,我的重要性吗?要放下对别人的期待有什么障吗?
答案是,我又让别人来衡量我的价值了!好吧,再一次练习分开这两者!!那就把对别人的期待放下吧!
好吧,那愤怒从哪儿来的呢?委屈又因何而起呢?还是期待!!我对婆婆有期待,我期待她对我好,期待她不要指责挑剔我,期待她不要排斥我……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对她有期待呢?是因为我有一个信念:婆婆就应该很好!甚至还有更隐蔽的信念:别人就应该对我好!!……真是迷之自恋,对此只能呵呵……还有很重要的功课:我期待别人为我的情绪负责!!
我怀揣着这么多期待跟婆婆相处,没有一刻是自由快乐的!不断累积的是委屈和愤怒……在婆婆指责挑剔我之前,我已经在心里指责她无数遍了,我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我昨天在心里看着我的婆婆,我问自己:你真的要让她为你的情绪负责吗?你真的要把这样的重任交给别人吗?你确定她可以为你负责吗?你确定她有这个能力和责任吗?答案是:不!自我负责,责无旁贷!!我凭什么把如此重任交给别人呢?我要因此而不开心吗?我把自己是否开心的权利交给别人,我是要闹哪样?
我继续问自己:你凭什么觉得别人就一定要对你好呢?凭什么觉得婆婆就要对媳妇好呢?你对婆婆好吗?答案是:不好。她对我做的,我感到委屈的,我同样在对她做:我也不喜欢她,在心里指责她、排斥她!虽然她表现在行为上,我表现在心理,但我们是一样一样的!!既然是一样一样的,那就无话可说了,更不要再扮演受害者了……
我再问自己:你期待她对你好。是不是她如果对你不好,你就不重要,你就没有价值?你是不是要因为别人对待你的态度来让自己不开心不快乐?你是不是要为一个对你不好的人消耗自己呢?答案是:不!
我再问自己:你凭什么期待别人就一定按你想要的来呢?婆婆这个角色,每个人都有她自己扮演的方式,我既没有权利要求,也没有能力要求!尊重别人,是善待自己!!
一问再问,最后做一个决定:放下对婆婆的任何期待!为自己的情绪、需求负责!!
同时,最重要的,就是破除“婆媳要相处和谐”的道德束缚,接纳自己和婆婆关系处不好的事实,也允许自己不想和婆婆搞好关系,也允许自己不喜欢婆婆!!
最后,对自己的一点交代:可以不爱,但不伤害别人!!
感恩这份关系,让我可以有机会去成长自己!!
2017--1--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