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暑天即将过去了。
早在《诗经》之《周南》中云:“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
处暑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后,秋凉开始弥漫,秋风渐啸,天地清明。
此时鹰也感知秋之肃气,搏杀猎物而祭。古人称之为“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始肃”,典出《逸周书》七十二候。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萧瑟之气弥漫。
古人所说的“秋后处决”正是如此,即是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
同时,也借此告诫人们在秋季不可骄盈,要谨言慎行,反省收敛。
三候:禾乃登
禾”是五谷各类,“登”为成熟。
古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万物的基本规律。处暑时节,五谷各类农作物成熟,迎来万物收成之季。
*品处暑诗词*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王之道(1093—1169),字彦猷,庐州濡须人。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
这首诗描写了处暑期间“大旱弥千里”的情况下,人们期盼已久的一场大雨姗姗而来,真可谓“久旱逢甘霖”。这场雨不仅解了大旱之围,更带来的秋日的清凉。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正应最后一句“焦槁免无泥”,那些快要枯萎的庄稼又活过来了。
处暑后风雨
【元】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刘禹锡有诗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素心向秋,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边云舒云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