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结识李作明老师,纯属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搜索写作资料时,网页跳出了关于他的介绍,便加了他的微信。李老师很爽快地接纳了我这个素不相识的朋友,一直存留在他的朋友圈。我也如此,也时刻关注他的朋友圈有关写稿的动态。不知什么原因,李老师在2018年3月27日发了一篇(长篇纪实文学《梦想是照亮自己的太阳-- 一个乞丐到明星的孝道励志传奇》日前被鞍山广播电视台买断评书改编版权的消息后,时过一年了,至今再没有更新。
我也是个写稿人,很尊崇李老师的写稿风格,也很喜欢李老师采写的特稿。几乎会把他的每一篇见刊大作视为范文来读,揣摩学习,汲取他的上稿经验。
朋友圈的好榜样之二李作明:中国“特稿大王”的特稿之路他曾以三篇纪实稿件可以换来一辆高档轿车,1000字文章时常可以卖到1000,一篇7000字的特稿还曾最高得到5万元的稿费,被写手圈内人士誉为中国的“特稿大王”。
热血铸就的青年时代,李作明老师的梦想是永为文学献身,万死不辞。
毕业后,他回家乡农村教书一年,后调至县教育局、县文联、县委宣传部。1992年《辽宁青年报》招聘人才时,他背着一大口袋发表过的东西报考,就这样征服考官到了沈阳,搞起了新闻。之后,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远离文学,爱上了新闻纪实特稿,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曾是《沈阳日报》特稿中心主任记者,一个才华横溢、正直善良且超级帅气的东北汉子!
一个亲历故事让诗人成了纪实特稿写手
李作明1966年10月生于辽宁建平县农村,1988年毕业于辽宁朝阳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任学校诗社社长,在《诗刊》、《星星诗刊》、《青年文学》、《诗选刊》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200多篇,曾与马萧萧、洪烛、邱华栋、他他等被誉为“全国中学生十大校园诗人之一”。师范毕业后在农村任教一年,后被调县教委、文联、宣传部。1992年应聘《辽宁青年报》记者后被调入沈阳。之后又先后调往《辽宁职工报》、辽宁有线电视台做新闻记者。
李作明曾经是一位少年有成的诗人,他热爱诗歌。诗歌给了他太多浪漫,让他在形而上的境界中构建着精神的空中楼阁。然而,当他离开校园,步入现实生活之后,他精神的空间楼阁却在一步步地接受着考验。
1992年,李作明到沈阳后,当上记者的他虽然从此与新闻报道为伍,但他始终认为自己骨子里还是一位执着的诗人,也因此而把自己诗人的身份看得最重,看成自己当时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荣誉。因而面对有别于校园生活的社会生活,他一度迷茫。那段时间,他曾联系过江熙、马萧萧、洪烛、邱华栋等当年80年代的中学生诗人,联系的结果发现,涉身社会之后,坚持写诗的,最终只有马萧萧和吕天琳了!也就在那一刻,他似懂非懂地明白:从生活到诗,再从诗回归到生活中来……这也许正是大家一条无法绕过的人生之路。
就在这年春天,他所亲身经历的一件特别的事情却让他脑子里的文学观念发生了质变:阳春三月,他去湖北省蕲春市采访一个12岁名字叫“苦瓜”的少年,因砍一根自家的楠竹而被当地乡政府重罚后含恨自杀,同时弟弟因贫困辍学的事件。因为强烈地感受到当地乡政府的行政作为极不规范,痛心不已的他便决定在写一篇长篇通讯稿的同时,再写上一首长诗。后来,关于该事件的通讯稿发在了当时他所供职的《辽宁青年报》上,诗歌则发表在了辽宁省内另外一家报纸上。
虽然他以两种体裁写这一事件之时,都非常投入,但是,新闻纪实特稿和长诗发表后,所产生的反响却大相径庭:他写的那首长诗反响平平。但特稿却被国内多家报刊转载,其中被《文摘旬刊》转载后,广东汕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还为这位不幸少年的弟弟捐款5000元资助其上学。
之后,李作明再次去了湖北省蕲春市转送这笔善款,得知消息的湖北电视台竟还跟踪他的足迹做了一个名叫《千里送真情》的新闻报道,这则新闻报道不仅上了湖北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还被送到了中央电视台,并在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里播出。
自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该事件再次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人们不仅纷纷来信来电发表自己对此事件报道者李作明的感谢和感动,感谢他采写了一篇好文章,同时该事件的连续报道还刺激得《辽宁青年报》的发行量大大上升。继而,又有辽宁电台、沈阳电台、广东汕头电台、汕头电视台请他做节目。
经历这件事后,李作明忽然明白: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文学的受众面已经大大衰减,而新闻纪实特稿却在读者中渐渐深入人心。因而,为了更好地参与到火热的社会之中,同时给更多的读者奉献精神食粮,他决定淡出自己挚爱的诗歌,而立志做好特稿。
于是从此后,他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始以平和的视角切入平民化的生活,用火热的激情和质朴的语言进行真人真事的写作。
一颗善良之心让他写遍天下的真情故事
当李作明从一位全国著名的校园诗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成功地转变成一个新闻纪实作品的写作者之后,他以自己的理念,致力于“平民情感”的写作,做出了大量成功的探索,从而成为“平民情感”纪实写作的领军人物。从1994年到2006年的10多年时间里,他为采写新闻纪实而走遍了除台湾、新疆外的所有省区,采写了400多篇以记录普通老百姓情感世界和情感生活的纪实通讯,讴歌了当今社会中善良、美好的人间真情。
2001年初,南京鼓楼医院21岁漂亮的女护士于璐在她还有十几天就将披上婚纱的时候,一场意外的车祸却降临了。在弥留之际,她的父母按照她生前的想法为别人捐出了角膜、肝肾等器官,之后,她的事情感染着许多南京人加入到了器官捐献的行列,一些南京市民甚至自发地行动起来为她雕塑了一个半身铜像……于璐和她的家人及市民,都不是官方界定的英雄,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得到这个线索后的李作明在去南京采访的过程中,他才平生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彻骨的感动:他采访了于璐母亲的同事、于璐的恋人、普通市民、艺术家、雨花台功德园公墓的领导,每采访一个人,他都被感动一次,特别是采访于璐的母亲时,这位慈祥的讲师的回忆、泪水和那充满遐想的表情更是让他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采访结束之时,他还特意采来一束小花放在于璐的墓前表示敬意,并祈祷这位美丽的女孩能在天国安息。
2002年6月,《南京的感动:爱女双亲托起不灭的魂灵》在《知音》杂志发表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于璐的父母收到了全国各地读者千余封来信,重庆卫视、安徽卫视及中央电视台均将于璐的故事做了专题报道。之后,《知音》杂志又推出了相关反馈文章《南京,他们很向往》。
李作明认为,一个不能感动自己的故事最好别去写。作者只有对生活,对人类的善良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共鸣,才能写出感人的平民情感故事。
在此期间,他既有收获成功的喜悦,也有四处奔波的辛苦劳顿,甚至还有各种难以预知的生死考验。但是,他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及其特有的活力为采写纪实而不懈地努力着。
2000年5月,李作明又获悉浙江永康一家工厂职工们不惜损失十几万元而保护一个普通鸟窝的新闻线索,他奔赴浙江后,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为拍摄一组鸟窝的照片而险些从十几米的高处摔落下来。
2004年12月,李作明从格尔木只身深入昆仑山口,在海拔4500的雪山上冒着严寒和严重的高山反应所带来的生命危险与藏族牧民吃住在一起,详尽地采访那些牧民爱护的野牛与牦牛之间的饶有趣味的故事,等到次日下山时,严重的头痛和呼吸困难使他无力再继续行走,最后还是热心的藏民将他背下了山……
在“平民情感”的采访和写作中,李作明还多次为采“平民情感纪实”的主人公捐钱捐物。《27名小学生在哭泣:无边马蜂为谁复仇》在2005年第22期《知音》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影响。作为作者,李作明一直挂念着那些远方山寨子里贫穷而遭受灾难的布依族孩子。2005年11月22日,他用《知音》杂志所付稿酬和部分工资自费乘机去往贵阳,又坐了一天的公共汽车,来到贵州与广西交界的望谟县看望并资助该文中布依山寨里的主人公们。
23日上午,山民们早早地来到县城将他热情地迎接,车行土路25公里后,他们一行又开始了大山里的跋涉,两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弄寒村的布依山寨。
李作明来到事发的弄寒村小学时,发现这里早已空无一人。原来事发后的10月21日,原以为被彻底消灭的马蜂又卷土重来,将其中的两名小学生蜇伤,所幸没有危及生命。但这一系列的马蜂报复行动却让这里的20多个孩子心生恐惧,他们再也不敢上学了。此后,他们不得不将课堂转移到了学校惟一的民办教师王丙高家里,就着拼凑在一起的几块长条木板上课。
在王老师的家里,李作明再次见到这些孩子。王老师说,孩子们在得知他要来看望他们时,孩子们就像过年一样提前一天全部换上了崭新的衣服来迎接他。李作明为孩子们带来了价值近千元的学习用具,并当场发放给他们。为了表示对马蜂灾难中死去的杨昌龙、王庭安、杨昌梅三位孩子的怀念,李作明为他们三位家长杨光举、杨光华、王朝勇捐助了3000元现金。同时表示资助在《知音》杂志上所刊登的照片中出现的五位小学生蒙国影、王菲、黄丙桃、罗红敏、陈玉逢以及另四位特困生直至读完小学,并当场为这9位小学生支付了下学期的书费和学费……这次特别的捐助活动中,李作明花费近万元。
李作明在新闻职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代表了他记录平民生活、与平民情感为基调的写作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十多年间,李作明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家庭》、《知音》、《华西都市报》等知名报刊发表新闻纪实作品300余篇。
寻找标志性题材让他成为顶尖特稿作家
世界是变化着的,这使得万物在流动的时空中不断给我们新鲜的感受。而人,只有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不断地迸发出新的创造力。近年来,一个鲜活的词语走遍大江南北,那就是“与时俱进”。李作明认为,与时俱进不仅适用于治国,同样也适合于特稿写作。但真正能做到与时俱进并非易事,因为它需要你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
特稿的稿费高,这在中国写作者中已经不是秘密,《知音》杂志、《家庭》杂志、《华西都市报》的基本稿酬都是1000字1000元。以《知音》杂志为例:《知音》所发稿件均千字1000元,而且还是税后。杂志出版后,当月评提名奖一次,评奖篇数1-2篇,评上者另付奖金1万元。年终对全年获提名奖的作品再次评年奖,年奖分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最高一等奖可获得奖金5万元。年度内发大稿三篇,可参加知音出国笔会,出国费用全部由杂志社承担……
因为特稿稿费高,对社会的参与性强,这种文体的写作也就成了一部分文笔好、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的努力方向,甚至相当一部分自由撰稿人也加入其中。因此,特稿写作的竞争也就变得相当激烈。对多少特稿作家来说,自己的特稿作品能上《知音》、《家庭》以及《华西都市报》这三家著名的报刊,不仅能挣最低1000字1000元的稿费,还能证明自己所写的特稿有份量以及自己采写特稿的实力。不少报刊社甚至以能在上列三家媒体上发表特稿作品作为评定职称的重要参考指数。可想而知,要在这三家报刊发表特稿,是成千上万特稿记者梦寐以求的事。
然而,这对李作明来说,却是另外一种状况:他从事新闻纪实特稿写作的这十几年里,几乎一直同时雄踞于这三家报刊的发稿量前茅。李作明能够在与众多特稿作者就题材的选择以及发表园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有什么诀窍呢?
李作明很刻苦、很能吃苦,常常在出外采访结束返程之时,便在汽车上、火车上或者飞机上将稿子写完。除此以外,还在于他善于敏锐地从新闻资源中发现标志性新闻纪实题材。
在新闻理论上,标志性新闻这个名词是李作明全国首次提出来的。那么,什么是标志性新闻呢?他的定义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新闻。李作明认为,作为一名记者,虽然自己所经历的、或者正在经历的事件不能成为历史意义的事件,甚至一生中也无法亲历和记录一件足可传世的事件。但是,时代的发展和嬗变也同样是丰富多彩的,好多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同样具有这一时代的典型性、标志性意义。时代在发展过程中总要不时出现一些新生事物,如果这些新生事物是积极的、健康的,具有代表性的,这样的新闻就是标志性新闻
那么,在特稿写作中应该怎样去寻找标志性新闻呢?李作明认为,要寻找到很好的标志性新闻,就要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认识当今社会,把握时代脉搏,并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快捷深入的采写风格、鲜明新颖的思想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具有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抓住标志性新闻。心中有了这些标准,李作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2002年的一天,他从报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浙江三门市有一个村的百姓为了保护一棵千年古樟,与正在建设中的宁(宁波)温(温州)高速公路修建单位发生了纷争、对峙。虽然很多纪实特稿作家都忽略了这条消息,认为只是一个花边新闻,但他却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题材:一棵千年古树是古老文化的符号,而高速公路又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双方的纠葛恰恰呈现出中国当代经济发展与守护我们精神的根之间的矛盾……于是激动不已的他连忙前往浙江采访,并很快成文,并以《多情的对峙:千年古樟下的那群父老乡亲》为题发表在《知音》杂志上。杂志上市后,反响异常强烈,这一事件也引起了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关注,该文还获得了《知音》杂志的当月好稿奖以及当年的年度好稿大奖。
文章见刊一年多后,当地政府终于妥协,并斥资几百万将老樟树活移,老樟树终于在乡亲们两年的努力下被保护了下来。这时他又一次去浙江采访了20多户农民,与近100多位农民谈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采访时,他再次被农民那种忠实于自然、忠实于良心的朴实情感所感动。
2004年8月,京九铁路中断,为抢救一位重病患者,铁路部门不惜亿元的损失不断改动列车的“运行图”,最后终于使这个患者得救。他认为这也是一个标志性的新闻,因为它体现了当今中国社会对平民生命权力的尊重。这篇特稿采写后,发表在《家庭》杂志上,后来也被读者评为获奖稿件。
他采写后发表在《知音》杂志2005年第24期上的《神秘的“体内针游”:X光下心脏取针破译千古之谜》一文,也是一个标志性的新闻:本来是扎进一位绣花女锁骨部位肌肉里的一根缝衣针,竟然在几年之后神秘地“走”到了她的心脏里面,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不仅诞生了世界第一例“心脏取针”手术,还佐证了中国民间医学“体内针游”的传说。
时代是变化的,它不断为我们展示着越来越多的新鲜事件。比如:“男女同租”、“周末夫妻”、“校园婚礼”等等,在最先出现的时候都是标志性的新闻。这些稿件的采写,李作明都没有放过。
李作明还认为,在新闻纪实作品的采写过程中,文章思想的提炼也是很重要的。近些年来,他一直注重自己所采写文章思想性的提炼。比如,他在发表于2005年第22期《知音》杂志上的《27名小学生在哭泣:无边马蜂为谁复仇》一文的结尾部分就加上了这样一段话:“在南美森林的一个原始部落,那些世世代代的土著人一直与林中的老虎相安无事;而几十年前,当外来人用猎枪一次次打死老虎的时候,这里的老虎就开始了吃人的历史……可悲的是,今天,在中国的云贵高原,这一情景竟被马蜂翻版重演!人类,也许正是多种动物杀人野性的始作俑者!就像佛学因果说中的‘一报还一报’那样:人类炸食了那么多马蜂的孩子,而今天马蜂又反过来毒杀人类的孩子!这应该是科学警示而不是偶然巧合……”有了这段话,文章本身一下子上了一个高度。因为这样提炼之后,不仅让人们明白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更使这一事件成了当今时代人与自然关系中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
可以说,李作明的每一篇稿子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和代价。但几分付出,几分收获。10多年间,李作明的新闻纪实作品不仅经常在《知音》、《家庭》、《华西都市报》上频频获奖,还多次参加由这三家报刊所组织的免费国内国际笔会。
2004年,当《家庭》杂志首次推出读者每期评选一篇稿费为20000元的特稿作品时,在当年所评出的全年24篇获奖稿件中,他一人就有9篇文章荣获大奖。
2005年10月25日,他又从北京齐鲁饭店开走了《家庭》杂志社颁发给他的纪实特稿大奖——一辆雪佛兰小轿车。这是中国有史以来记者获得的第一个轿车大奖,他也是惟一获得轿车大奖的特稿作者。关于他获奖的消息,《人民日报》、人民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华社,以及新浪网等30多家媒体纷纷予以了报道。
2006年,他又分别在《知音》发稿14篇,在《家庭》发稿15篇,在《华西都市报》发稿12篇。相比于2005年来说,他的发稿数量和质量更提高了许多。
2007年,他又在《知音》、《家庭》发稿16篇。目前,李作明仍然致力于特稿的采写和理论整理及研究,曾好几家北京影视中心的导演动员他写剧本。他婉言谢绝:“我的职业是记者,写实是我的第一精神需要。”
2015年,他撰写的31万字的人物传记《回家:一个80后小伙的孝心励志传奇》尚未出版,被法制文萃报(法制日报主办)《知音励志》杂志陆续连载,并入选人民日报“100个人的中国梦”。
2017年,李老师采写的“嫁给新疆”系列作品母版的真实故事以头条的排序发表在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纪实期刊《知音》杂志2月(月末版),被钱钧总编评价为“能让人落泪的故事”。
2018年3月,他纪实特稿《梦想是照亮自己的太阳-- 一个乞丐到明星的孝道励志传奇》被鞍山广播电视台买断版权改编为评书《闯荡》,在国内数百家国家级省市级电台电视台、喜马拉雅等音频视频等平台播送。
李作明老师是中国特稿界的一员猛将,也是一位“元老”级特稿高产人物。他是我写作路上的良师益友,更是我朋友圈的好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