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断崖式下跌,下周气温将低于0摄氏度,正式迈入“零下”。
气温变化与脑卒中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升高1.13%,脑卒中死亡风险升高1.2%。
这可能是由于寒冷的天气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小板升高、血压易波动、血液黏度增加所致。
因此,一旦进入秋冬季节,更应该注意预防脑卒中。
01
35岁的男士得了急性脑梗
35岁男士,公司上班族,经常加班加点,高血压1年,喜欢吸烟、喝酒,几乎不运动。
近来,他突然感觉左侧肢体乏力,持续10多分钟后却又缓解了。
未予重视。
3天后,小刘突然左侧肢体无力伴活动障碍,口齿不清等情况,持续半小时仍未恢复,1小时内被紧急送医,诊断脑梗死,予静脉溶栓治疗。
02
不良生活习惯是主因
除了天气变化外,该男士每天半斤白酒,2包香烟,烟酒史已经有10年,1年前就被查出了高血压,未重视。
而且他的BMI为25.53,属于超重。
过度疲劳、熬夜、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都会让身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这都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03
牢记中风120口诀
“1” 看脸:面对镜子微笑,观察口角是否对称
“2” 查体:两只胳膊平举,观察是否有单侧肢体无力
“0” 聆听:简单进行交流,观察是否存在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或不能理解别人讲话。
如果有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极有可能是脑卒中,要马上打120,寻求专业救助,早就诊、早治疗。
总之,脑卒中救治必须争分夺秒,每耽误1分钟,将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
而脑梗死需要在发病4.5小时之内及时进行溶栓或在发病6小时内取栓治疗。
快速判断卒中症状,及时送医,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