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思想的距离

作者: 7e3404e0b720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10:16 被阅读91次

    曾几何时,玩弄着手头的木偶,幻想着天上的神仙;曾几何时,认识了方方正正的汉字,明白了天真的无知;曾几何时,结交了哲学,思考着虚无与存在。幼稚的童年已挥手远去,烂漫的少年只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敞开怀抱,扑面而来的是那渴望又而望而却步的青年。

    没错,我们该步入青年了。这是一个矛盾的年代,是一段迷茫的岁月。告别了往日的天真无邪,畅想着未来的光辉岁月,而懵懂的却是现在的脚步该迈向何方。也许,同龄人可以作为参考系,他们抑或与自己一样在大学里拼搏;抑或离开了校园,在社会的舞台上呈现壮丽的人生;有些仍在自己的天地里谱写着孤独的歌曲;有些已经牵手自己的爱人与孩子在夕阳下的河边散步。也许,自己的父辈可以作为参考系,他们有的拥有了自己的梦想,在光荣的海洋里徜徉;有的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在温馨的世界里畅怀;而有的拥有的只是曾经的壮怀激烈与如今的四海奔波以求得暂时的生计的维持。也许,小孩子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系,而我们所能得到的只是对自己孩子的寄托或是对他们无忧无虑童年的向往与欣赏。

    毋庸置疑,你究竟如何走向未来,青年成了分界线。曾经的平庸可以一鸣惊人,当初的光荣也可能名誉扫地。然而,每当细细思量,其实左右其间的却是现实与思想,是二者的距离!

    现实只是存在,是实实在在的或能感触到或难以感触到的现象,是种种的社会关系、人生百态。而思想则不然,思想既有你对现实的认知与感官,也有你对现实的态度与心情,更有你由现实而产生的对未来的思考。有现实的思想会带你走向睿智,而无现实的思想只会走进烦恼的深渊,那无思想的现实只是庸俗的代名词。

    毕业了,一群群过去的莘莘学子走向了社会,一个个高谈阔论,一个个昂首挺胸,一个个光彩照人。然而,一场场考试的筛选,一个个的趾高气扬换来的只是垂头丧气。少数人成功了,丰厚的薪金,优厚的待遇,香车宝马,画栋雕梁,娇妻爱子,无一不令侪辈望而生羡。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往日的金碧辉煌只会烟消云散,曾经的门阀望族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粒粒微沙。

    可是,有一种人却不会被历史忘记,甚至千百年流传不衰。那便是思想者。孔丘、孟轲、尼采、叔本华等等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也许你会看到孔孟的政治失意,尼采的狂悖不羁,叔本华的与世格格不入。然而,自古以来,思想者是最孤独的。因为他们的思想也是最不为世俗之人所理解与接收的。可据我看来,孔孟不仅开创中华千百年伦理道统,而且孔子开私学育众生,孟子传播王道,无一不与东周以来纲纪废弛、王道不施的现实相联系,无一不是为芸芸众生而服务,无一不是为解决自己的生计而奔波。试想,如果孔孟衣食无忧,又何必四处奔波传道?王既不听,我辈何如?他们的传道是其天职所在,但也为生计所迫,毕竟所历各国,君王大都有厚礼相赠。再说尼采,后世说尼采是一疯子,其实不然。尼采是一个智者。他已经看破了现实的名利纠葛,看清了所谓的世界,他明白了人类社会的一切无不是围着个体而转。既然如此,那每一个个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社会的核心,而社会是一个多核心的产物,如一个人身体中众多的血细胞一样。只有各个核心相联系,社会才能运转,而无这核心,社会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尼采看透了这一切,因此他宣扬了个体的终结力量,叔本华也一样。

    如果说前者是在为现实而活,那后者便是因现实而活。前者的一生无非为了自己的一生能在现实中活得潇洒自在,而后者的一生却是为了探寻现实的内涵,他们要为现实重新找出一种定义,要把现实作为自己思想的基础,但又把自己的思想作为现实的含义。他们活得也许坎坎坷坷,但他们却活得明明白白。他们不仅活在现实中,更活在思想中。思想与现实在他们那里是一对长相厮守的亲密伴侣。

    社会之大,宇宙无量。如果你只是一个现实的人,那么你将会被社会逼得无所适从,因为纵然职业众多,但未必就有你的立足之地。如果你是一个思想的人,那么一味的思考只会断送你悲惨的一生,因为思考不可以作为安生立命之所。那么,只有学会在现实中思想,在思想中现实,社会不仅会为你敞开一扇生命的大门,还会为你创造一份恰如其分的职业。因为,有思想才有创造,有现实才有动力。

    是的,思想与现实,二者的距离只在你把握,把握恰当,做一个与现实和理想携手并肩的人。那样,你的青年才有目的可寻,你的未来才有希望可言。

    献给我自己以及每一篇读此文的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实与思想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sp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