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生与死

作者: 露筠 | 来源:发表于2021-08-22 21:07 被阅读0次

文/露筠

今天农历七月十五,称七月半,中元节,是鬼节之一。小时候,在农村经常会听到闹鬼的故事,所以每到鬼节,天黑了就不出门。村里一个老人说起自己遇见鬼的故事:

七月十四的一个晚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老人从外地赶回老家,一路上没见个人影,马上快到家了,拐弯处突然有一个黑影在晃动,老人心想谁这么晚了还在外面,村子不大,村里的人们基本都认识,于是老人喊到,“谁呀?” 没有应声。老人又喊“谁呀,说话呀!” 那影子动了动还是不应声。老人站在那心想,平时大家都说有鬼,我从来不信。今天难道真遇上了?老人想,你是来吓唬我的,我才不怕。走过去,用脚猛地一踢,影子使劲晃动,老人的脚踢到的是一个立着的竹竿,竹竿上面还有一些缠着的布条。回到家才知道,村里刚送走一个人,主家搭建的灵棚可能天黑还没拆利索。

鬼到底什么模样,人们头脑中可能都有不同的概念和画像,大家面对鬼神的态度也不同。《论语.先进》中孔子的徒弟子路问老师如何和鬼神打交道时,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从这个回答中,我看到:我们要先学会与人打交道,再去与鬼打交道。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毕竟是在与人朝夕相处的社会里,生活在与人互动的日常生活里,而不是与鬼神较量中,尤其是真正的鬼神, 我们凡人也不容易看得出,就像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除了孙悟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辨认出鬼神的伎俩。

子路继续追问如果我们不考虑鬼神,怎么面对死亡呢?人为什么活呢?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这句话是孔子对生和死的态度,一个人活不明白,又怎么理解死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有的人非常清晰,有自己的愿景和使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也有人有自己的态度,努力活出生活的质量,体现自己的价值;也有人认认真真过每一天,每一个当下,平凡地走向生命的远方。有人说人活着贵在过程,因为每一个人起点是生,终点是死,不同的是活着的过程,就像“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

小说《人都是要死的》中有一句话“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在出生与死亡之间是生命。” 活着,是为实现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献出生命,——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相比于永恒的客观世界,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是情境,人的生命总是短暂的。小说主人公吃了长生不老药,活了六七百年,看似永恒的生命中,却有着一颗孤独和疲惫的心,单调乏味空虚无聊的生活,六十秒和六十年对于一个长生不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不管人的生命的长度如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活着,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时空中都有自由选择和自我塑造的权利。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名著《存在与时间》里提出了一个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这个概念让我们明白有意义的生命可以通过内涵延长,即精神成长,通过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尽己之力,创造价值,来提高整个生命的效能和价值,感受自我存在的美好过程。

不管是孔子对知生”和“知死”的探问,还是“人都是要死的”这样的宣告,或是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生命意义,我们看到,人生就是一个一边活着,一边活好,一边活出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end~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 《论语》:生与死

    文/露筠 今天农历七月十五,称七月半,中元节,是鬼节之一。小时候,在农村经常会听到闹鬼的故事,所以每到鬼节,天黑了...

  • 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老祖宗经验之谈,太现实了(学之

    有人说,人生除却生与死,再无其他大事。但现实一点说,人生还有一件不算小的事,那就是贫与富。 《论语》记载,子贡问孔...

  • 生与死

    今天上上午,家里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情,我的爱犬,樱桃...死了...... 早晨,我刚起床,睁开朦胧的双眼,就听到...

  • 生与死

    在我的梦中我梦到了我死了,惊醒后我出了一身的冷汗,没错生命是脆弱的,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人的生命就像泡沫一样,转瞬即...

  • 生与死

    生与死是世间最为沉重的话题,我于此时谈论生死,也许稍显突兀,但是因为再次与死亡如此接近,按捺不住自己的恐慌。 16...

  • 生与死

    第一次直接面对死亡 死亡是那么的可怕 这一秒与你谈天说地的人 下一秒可能会因为某种疾病而死亡 当我们生下的那一刻 ...

  • 生与死

    前几天选修课的老师转给我们一段视频,是《见字如面》中有关琼瑶遗书的那段,让我们课程学习思考写下自己的心声。老师口...

  • 生与死

    多么悲哀, 你们见证了无数的死 却从未见过 灵魂如夕阳的余晖,一寸寸退下躯体的山坡 而后大地冷却,万籁俱寂 你们见...

  • 生与死

    半夜醒来,看到同事在群里的聊天,看着他诉说着西藏挂职的经历,辛苦、害怕、煎熬。已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身在困境中的人...

  • 生与死

    昨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有一个女孩发出一条定时遗言微博,然后不知所踪,牵动了两万多网友的心。幸好最后结局是美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生与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zc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