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熊孩子踢坏影厅屏幕家长未制止:毁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对他百依百顺!

熊孩子踢坏影厅屏幕家长未制止:毁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对他百依百顺!

作者: 蕙心千千结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19:58 被阅读0次

01

近日,熊孩子踢坏影厅银幕家长未制止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10月4日,海口一名家长带两名小朋友到一影厅观影,当场次只售出那三张票,放映的是动画片《姜子牙》。

影院在5号发现银幕有问题,上面有很多脚印,查看监控后发现,一个小朋友从座位走到银幕前,用脚踢银幕,监控画面没有看到坐在下面的家长进行制止。

目前,影院已跟家长取得联系,并就赔偿方案协商中。影院方面表示,银幕更换耗时要半个月,至少需要一万多元,更坏的后果是少了一个厅排片,影院在影片排片上会受影响。

02

看个电影,最少要赔偿一万多元,不知道涉事熊孩子的家长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从家长对孩子踢银幕这一行为不及时制止来看,也许这只是熊孩子破坏力的“冰山一角”。

熊孩子,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无法无天,并且暂时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其实,一出生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视乎父母在白纸上画下什么。从来都没有什么天生的“熊孩子”,所有的“熊孩子”肯定都是后天养成的。

03

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教育界有这样的一句话:“那些长大后没出息的孩子,有80%的原因是小时候家长对他们太过于千依百顺。”

很多的父母,忙于事业,将孩子交给老人家或者是保姆照顾,在孩子的教育上并没有过多地投入精力。有的父母,甚至由于长期缺席孩子的教育,而对孩子产生一种补偿心理,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对孩子不加以管教,孩子需要什么都满足什么。有时,孩子犯了错误,也不给予批评教育,认为孩子还小,以后慢慢就会好。

正是家长的这种放任自由的心理,孩子慢慢地就持宠生娇的习惯,爱怎样就怎样,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性格。

3—6岁是孩子的性格养成期,如果这个阶段,父母的教育和管教缺失,那么孩子多半会形成“熊”性格。

卢梭曾经说过: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孩子犯错误,家长不加以制止和批评指正,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鼓励”行为,作为父母,你可以无条件地宠溺孩子,但是外人没有义务为孩子的骄纵买单,终有一天,你和孩子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04

熊孩子与好孩子,在父母的一念之间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不同的态度,决定了孩子今后的行为模式,是成为“熊孩子”还是“好孩子”取决于父母处理事件的态度。

重庆某小区一男孩在坐电梯时,突发灵感,对着电梯按键撒尿,结果导致电梯线路短路,电梯的门打不开,男孩在里面困了很久才被解救出来。父母的反应是不承认男孩的错误,还辩称小孩不会尿那么高。

无独有偶的是,陕西咸阳同样发生过小区内电梯撒尿的事情,这样的恶作剧一天高达三次,持续半个月,导致小区电梯一股尿骚味。小男孩被逮到后,父母的做法与上面父母的做法完全不同,妈妈立刻在业主群道歉,并发布了小孩自己写的致歉信;爸爸则监督儿子打扫一个月的电梯以示惩戒。

父母拒不认错,偏帮孩子,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下次还会再犯,久而久之,成就了“熊孩子”。

父母与孩子一起面对错误,认识错误,并要求孩子立行立改,孩子在这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训,不会再犯,久而久之,明白了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所以说,熊孩子与好孩子之间,差的是一个有担当的父母。

05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孩子都是从父母的模子里走出来的,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实深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

在经过对上千例家庭个案的调查与跟踪后,有研究者发现:凡是有问题的孩子,一定来源有问题的家庭,凡是有问题的家庭一定源自于有问题的父母,而父母的问题大多源于他们的行为与个性。

所以,作为父母,你一定要谨记: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模仿,都会铭记,都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不折不扣地回报给你。

有句话说得好,育儿即育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其实我们自己也在成长。有时,孩子的行为正是我们自己行为的翻版,从孩子的种种缺点,其实引申出来都是我们自己身上的缺点。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要做好自己,心中有爱、言行得当、积极向上,才是父母应有的模样。

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妈妈给装的后备箱:是沉甸甸的爱和牵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孩子踢坏影厅屏幕家长未制止:毁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对他百依百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hr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