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一位作者的文章,第一眼就被他扎实的文字功底所惊艳,遣词造句的能力可说炉火纯青!不仅如此,他的文章凄冷透着倔强,孤傲裹挟温暖,不禁感叹,文字国度,还有这般别样的风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他的文采,由喜爱蜕变成艳羡,心生期盼他能与自己有文学方面的互动。看到给他评论点赞的人太多。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我关注了他的公众号。
某天,我在某篇弥漫忧闷的文章下留言,字里行间皆是安慰祝福,并期待他的回复。可是,几个小时过去,他没回;一个晚上过去,他还没回;一个白天过去,他仍然没回。望着自己孤独的留言,难以言喻的惆怅,一边为我逝去的热情默哀,一边体贴地缠绕着四分五裂的心。
为了能让自己好受一点,我义无反顾取消了对他公众号的关注,并对自己面提耳命,“再也不要去看他的文章了!”可事实上,我却一次又一次,不由自主地点开了他的公众号,而且比以往更加认真地去看,尽管那些都是看过好几遍的。没错,我同时在等他的新文章。几天过去,他终于更文,就我的留言,他在文章里旁敲侧击,“…,一切都是虚构的,…”
那一刻,周围爆笑一片,我自己也忍俊不禁,“一切都是虚构,一切都是创作!我这个看戏的人,却比演戏的人更投入、更认真!!我还关注又取消,取消又关注!多么幼稚可笑!”恍惚之中,感觉自己仿佛是卑微的“暗恋者”。只是这场“暗恋”还没开始,就被人家叫停,我忽然很想抱抱自己,…
“我希望,有人仿若能从我的文字里看到我,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开始越发相信,这世上没有先生所谓的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这回事着实很少,但的确存在。透过文字,我看到了他不甘沉沦的灵魂,可是缘分不可强求!于是,我只好回到空无一人的高冷城堡,再次为自己吟唱,‘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这是我写作有史以来,除了刘同老师,第一次这般喜欢一位作者。在我眼里,他和刘同老师一样,也是我的偶像。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在忧郁高雅气质的加持下,我除了着迷崇拜,别无他法。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位作者,他居然说,“我不适合写作,没有写作的天赋。”大量读者的留言和几乎篇篇超高赞的文章,无不一一证明,那并非他罢笔的真实理由。“已退勿扰。”成了多少人心中的意难平,更成了我的意难平。
“你没有天赋?!试问,笨拙如我,是否早就应该罢笔?”每次看到那些定格的篇章,驻足不前的热爱,我总是抑制不住地黯然神伤。今天,我又查看,可仍是那句冷漠的“已退勿扰。”看到面前饱含心血的文字,我毫不犹豫点击“关注”,这一刻,我终于看清自己的心,还是一如既往喜欢他的文章。
通过动态得知,他最近在给别人的文章点赞,我真的好想说,“那份爱是否还在?不要放弃,好吗?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更何况是生而有翼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