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在家里的这段时间,对屋子做了深度整理。
几乎所有整理收纳法则都在强调:用零碎时间来整理屋子是无用的,必须痛定思痛,腾出一天,把所有等待整理的东西堆在一起,从“扔”开始,扔掉所有不再需要或喜欢的东西,然后分类归纳,让所有东西都有合适呆着的地方,最后到达终极的简洁和有条理。
经过实践,我觉得对。和以往利用边角时间进行零碎整理相比,一次性扫荡的确有效果得多——尤其是从扔掉的东西数量上看。我是个喜欢收拾屋子的人,整理和收纳这两件事情,我都不陌生,恰相反,可算颇有心得。但半年的小打小闹都比不上一次大整肃。因为整理工作如果存在每天都发生的可能,会让“扔东西”这件事情变得不太急迫:你拿起一件好久不穿的衣服,是扔还是不扔呢?想了想,反正过几天还会收拾,多考虑几天,下次再说吧——于是它又再次侥幸逃脱,闲置于衣柜中,期限不定。书籍和其它杂物也是如此。
下定决心整肃屋子则不然,毕竟,可能半年才有一次机会。而且我觉得,目标尤为重要。怀着“我要把衣服减少到能全部塞到衣柜里”这样的想法,在决策时就有了可参照物,而非漫无目的地一味拖泥带水。然而我并没有这么勇敢,我的目标不过是:不要让我的衣服溢出现有的所有柜子和储藏箱。真是抱歉,仍旧是个没办法一步到达终点的人。
但若是对待别人的衣服,下手就凶狠了许多。最后仍旧是打包了三大包衣物,小区楼下就有衣服回收柜——这又是另一件糟糕的事情,任何唾手可得的便利,都会让“扔”这个念头得以延迟。每次都觉得啥时候都能收拾,啥时候都能捐出,所有的啥时候都能做的事情,就永远完不成了。
同时整理出来的,还有两大堆书。书不能扔,送人还是适宜的。清理之后,原来只能层层卧放的书,终于站起来了。看着清爽,拿取方便。唯一的缺点是找书的时候,再也不能顺便左三圈右三圈地做颈椎运动了。
然后,就可以享受辛苦一番之后的成果。
从外观上,以往就常常处于高频度、小范围整理状态的屋子,看起来并无太大改变。当然了,整理又不是装修,屋子的面目不会有明显的变换。最大的意义,恐怕还是重构生活的秩序,同时梳理自己的内心。
几乎所有地方都是一个“场“,由物品陈设、人群活动和情绪交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看不见的场。这个成形的场,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心情。因此,我们在医院里感觉压抑,在寺庙中感觉宁静,在校园里感受到一种平静的积极,在墓园里则感受到平静的怅惘。
我们居住的场所,也是一个“场”。对于特别敏感的人——比如我——来说,时时刻刻会受到“场”的影响。一个杂乱而挤塞的空间,会给我很大的压迫感,然后转化为一种无时无刻不在的焦虑。
我是个有轻微强迫症的人,如果不能确切地知道家里的各类东西都放在哪里,或是不能把杂乱的物件归类清晰,甚至是成套的物品如果丢失了其中一二,都会让我觉得不舒服。所以,按一定顺序摆放的书本,折叠整齐的衣物,贴上标签各自入盒的小物件,找到适宜尺寸得以刚好嵌放的小家具,以及,刚购置的收纳利器、清洁利器、整理利器,都会让我没来由地心情大好。
同样地,当心情焦虑或郁闷的时候,收拾屋子,是一个能够平心静气的过程。心情不好,无非遇上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心头一团麻理也理不清。强行扭转情绪或者坐下来梳理事情头绪,时常适得其反。疏房如疏心,要有断舍离的勇气,要有合并同类项的逻辑,整个过程既花力气,也练耐心。经常是在一场大整理之后,心情也随之通透,清理掉的物品如同心里的淤积,被摆放整齐的东西,则像是经过捡拾的心中乱麻。人生是一场修行,这场修行当从收拾自己的屋子,整理自己的生活开始。
屋内物品流动,新的来,旧的去,无论新旧,皆合手堪用,有宜用宜居之地,是一个屋子的最好状态。物品的流动和停息就如同一呼一吸,给房子带来生命活力。借由物品位置和用途的更换,可以清晰看见房间中人生活状态的改变,习惯或爱好的转移,或者人与人关系的亲疏变迁,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也是经由这些流动,我们的屋子,会变得更加宜居。 想要拿到的东西,顺手就可以拿到;经过升级的工具更加趁手,也更有效率;最喜欢的书和笔总在最显眼的地方,不惟赏心悦目,也让人变得勤于习练所好;每个人都能轻易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喜欢呆着的地方,找到存于家里的快乐。这种正向能量会反过来影响身在其中的人,我们的生活作息会更有规律,给自己定下的计划也得以顺畅执行,这一切的发生都无声无息。
但人浸润在其中,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