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女神三部曲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11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11

作者: 弧度度11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17:12 被阅读0次

第十一章:奔涌吧,新风

文/弧度度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哈尔滨,已经从松花江畔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型大都市,吸引了超过三十三个国家的16万侨民来此创业、经商或居住,其发展势头已直逼当时的南京、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

1927年秋,历经艰难抗争终获险胜的萧红,进入当时多少黑龙江女生向往的圣殿——名闻遐迩的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东特女一中的前身是私立从德女子中学,校舍坐落在南岗区邮政街135号。那几幢俄式风格的建筑,今天看上去仍然散发着异域的风情与古朴的韵味。

当年的学校寄生于当年的社会却又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刚刚脱离旧的风气走在创新的路上,但同时又受制于旧的观念束缚而将新思想的萌芽视为洪水猛兽予以抵制与打压。简言之,遗老阔少们就是喜欢立规矩——立让别人遵守自己却从不遵守的规矩,将新思想套上各种紧箍咒,搞得不伦不类最后变成了“四不象”。不管你是野蛮文化还是先进文化,一旦进入大染缸就变了味,捞起来看时确乎很新鲜,放进去细瞧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地乱勾乱兑。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共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契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先生的意思是说,在中国,多的是革命成功的先例,改革成功的先例却几乎没有。有人不禁会问,商鞅的改革不是取得成功了么?然而在我看来,那算不上用先进革除落后的真“改革”,而是用法家取代儒家的真“倒退”。

东特女一中的校风是非常严谨的,这从她的校歌就能听出端倪:“从德兮,松江滨,广厦宏开,气象新,学子莘莘,先生淳淳。莫道女儿身,亦是国家民,养成了勤朴敏捷高尚德,方为一个完全人。”唱来唱去不离儒家宗旨,强调来强调去仍然离不开一个“德”字。“以德治校”并不是不好,关键是治着治着就变成了挥舞道德大棒去抑制个性的发展,将道德上升到评判学生优劣的高度。或许,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吧!大人们从不讲道德,却偏要孩子们去学习三从四德,是不是感觉有些不公平?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大人们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凭什么非要孩子们按照此“伪善”安身立命呢?

东特女一中的校规是非常严格的:学生们除了节假日一概不许外出;未经批准一概不能会客;外来电话必须由工友传达(此举极大限度地杜绝了陌生男人的来电骚扰);学校有权拆阅学生信件(家人及未婚夫发送的除外)......看出来没有?该校校规最大的特色就是严控校内女生与校外男生谈恋爱。不过细究起来倒也在情理之中,新式女学生充其量仅占那么几小点,倘若经不起校外男生的诱惑全都自由恋爱了,你让高县长与王局长上哪里娶小去呢?所以,这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严防死守啊。

五四以后,以《新青年》为主导的各种白话文报刊刮起的蔚然新风迅速吹遍校园。新风吹出新风尚,接受新风尚薰陶的东特女一中的女生们自然对这些森严的校规极度反感。她们把学校戏称为“抑制个性发展的绞肉机”、“压制个性自由的密封罐头”,还给三十岁大龄未婚女青年、校长孔焕书取了个挺壁纸的雅号——“孔大牙”,或曰“孔大包牙”。学生们感觉有怨气就让她们发出来,发泄完不就没事了?规矩是你定的,不怨你校长还能怨谁?

东特女一中之所以最终没能变成纯女子修道院,这还得感恩天佑中华:新潮流席卷全国谁也挡不住;政府不强行审查老师在课堂上的讲义(尤其不鼓励学生举报老师);学校聘请了一批拥有真才实学、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新锐老师。

体育老师黄淑芳毕业于上海两江女子体专。在她的执教下,东特女一中的体育成绩一直名列全国前茅,先后培养出了孙桂云、王渊、吴梅仙、郭淑贤、刘静贞(号称“五虎女将”)等优秀女运动员。她们在全国运动会上拿下多项冠军,孙桂云更是打破国内百米短跑记录。

可惜萧红并不热衷体育,她最热爱的是绘画和文学。教美术、历史、国文的同样都是名师,能得到这些名副其实的名师的指导,萧红何其有幸啊。

美术老师高仰山毕业于上海美专,后成为满洲里的名画家。萧红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其创作天赋很快被高老师发现,作为得意门徒加以重点栽培。萧红与高仰山老师有着亦师亦友的感情,多年后在困境中还曾写信向高老师求助。

最让萧红感到开阔眼界的,还是跟着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松花江两岸写生。

夏天,在沙滩上支起画架,画两岸随波浮沉的滔滔江水,画来来往往的渔船、客船,画如飞般穿插竞走的龙舟,画干净细腻温和的沙滩,画沙滩上放风筝的小女孩......冬天,在冰面的积雪上支起画架,画厚达几十公分的冻裂冰层,画沿河两岸覆盖的白棉被似的冬雪,画在冰面上抽陀螺、溜冰、溜舞的孩子们,画陷进冰层深处无法运行的大航船......

她极其享受调色的美好时光,仿佛在给自己的生命着色,仿佛在给自己的生活添彩,仿佛在给未来涂上一层幸福的保护膜——淡淡的柠檬、香甜的桔子与可口的汽水......

毕业课上,高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静物写生。同学们都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几套造型去布局去着笔,唯有萧红却寻思着要画出专属于自己的独特创意来。她去找老更夫借来一根黑色短烟杆和黑布烟荷包,摆放在一块褐色石头的前面。她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融入笔端,将劳动人民的本色溶于画作。可想而知,她的独特创意取得了成功,受到了高老师的赞赏,并将画作命名为“劳动者的恩物”。在毕业画展上,这幅署名“悄吟”的画作显得非常抢眼,吸引了观赏者驻足停留的目光。

这次小尝试也让萧红意识到,要想成功就不能走别人为自己安排好的路,要想变得与众不同就必须走一条创意无限的路。简言之,此生不走寻常路。你今天吃过的苦未必会成为你将来的财富,但是你完全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将它们转换成自身的财富。没有人愿意吃苦,单纯的吃苦也不可能换来所谓的“财富”,但是如果有些苦你非吃不可,那就含泪咽下它,将它转化为催人奋进的动力,而不是将自己埋汰于怨天尤人之中任其自生自灭,任理想像袅袅青烟似的歪曲幻灭。

萧红迷恋上文学源于另外两位名师,毕业于北大的历史老师姜寿山和国文老师王荫芬。

姜寿山老师教授历史兼地理。他不仅将历史讲得幽默风趣,将地理讲得包罗万象,而且还额外推介学生们课外阅读新文学作品——茅盾的小说、冰心的散文、徐志摩的诗......萧红就曾多次向姜寿山老师借阅书籍,留下较深印象的是美国作家辛克莱的《屠场》、《石碳王》等作品。

教国文的王荫芬老师更是跳出了文言文狭隘的范畴,敢为人先地将白话文引入课堂讲学之中。她鼓励学生们不拘一格地用白话文进行表达和写作。她除了向学生们推荐新文学名家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人的作品外,也引荐国外大师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泰戈尔、歌德等人的作品供学生们课外选择性阅读。王老师极为推崇鲁迅先生的文章,经常挑选他的小说、杂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讲解剖析。鲁迅泼辣深隽的文风给学生们留下了集体舞蹈般的印象,《野草》等作品集更是成了她们热捧并传阅的文集,其中的许多章节都能完整地背诵下来。

萧红完全沉迷于文字带来的隽永之中,对文学的热爱甚至超过了对绘画的喜爱。在我看来,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必须具有天生丰沛的想象力,外加一颗不可遏制的丰富同情心,而这两项萧红都具备,所以再加上名师的指点,她踏上文学之路是必然的。

在萧红看来,文学明显地有着更广阔的意境空间,更能发挥自己天然的想象力,更能拓展出事物的本质,更能穿透黑暗的深邃……绘画所无法描绘的,文字反而能更好地勾勒出来。

在校期间,萧红尝试着去创作,一开始写的是诗歌与散文,用“悄吟”(悄悄吟咏)为笔名投到校报校刊上发表。

创作给萧红带来的喜悦与乐趣超过了以往,她暗自庆幸自己的抗争是对的,选择继续求学更是对的。一个人,一旦让她跨越物质世界的享受进入精神领域的求索之中,还有什么能让她回头呢?还有什么能阻止她前行呢?从此以后,不走回头路,不走寻常路将成为萧红的主要标识。至于萧红到底能取得什么样的发展与成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11

    第十一章:奔涌吧,新风 文/弧度度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哈尔滨,已经从松花江畔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开放...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1

    第一章:张家简谱 文/弧度度 乾隆年间,张氏先祖张岱携妻章氏,从山东东昌府莘县杨皮村逃荒至关东开垦创业。经过父又生...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6

    第六章:趟过那水坑 文/弧度度 清帝退位,民国建立,偏僻的呼兰却依然那么不起眼。 土财还是那帮土财,劣绅还是那帮劣...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7

    大家闺秀 文/弧度度 1924年秋,升入高小读书的萧红已经出落成一个恬静内秀、聪慧素雅的小姑娘。童年的淘气逐渐从她...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9

    第九章:矛盾初现 文/弧度度 1926年夏,萧红以排名第一的成绩毕业于呼兰第一女子初高两级学校。成绩优异,家境优良...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8

    第八章:叛逆的萌芽 文/弧度度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掀起的抗日反帝热潮席卷全国,呼兰城的爱国青少年们...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16

    第十六章:梦断北平1 文/弧度度 出走北平的萧红,挥一挥衣袖,暂别了家庭纠纷,暂别了失落、痛苦与迷茫,义无反顾地踏...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4

    第四章:爷爷的后花园 文/弧度度 祖父的后花园,是萧红童年时期的快乐源泉;祖父的后花园,隐藏着小女孩人之初探索的奥...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2

    第二章:五味的童年1 文/弧度度 幼年的萧红是淘气的。 祖母有洁癖,她却偏要翻滚着脏兮兮的小身段竭力往祖母的炕上爬...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3

    第三章:五味的童年2 文/弧度度 幼年的萧红是善良的。 善良,就是富有同情心。同情弱势群体,怜悯天下苍生,既是人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萧红的漂泊与追求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ey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