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六,去龙湖天街的新家打扫卫生,中午便去天街吃了烤肉,吃完便在天街闲逛。偶像遇见“你好苏东坡·沉浸式宋韵艺术展”,女儿给我买了一张票39.9元,我便带宝宝一起进去看看。
走进展厅,虽然白天,但是光线很暗淡,展示了起苏东坡的生平介绍、画像,还有一些苏式元素的小物件。
再往里正,一片漆黑,时而灯闪烁,便出现了一个一个不同的布景和场景,光与影幻化成宋代时代的各种生活场景,不时有游客穿了宋代的衣服穿梭其间,令人恍惚穿越到了古代,让人身临其境。
原来这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打造的高科技艺术。通过灯光,声音和电脑艺术,将文字转化成空间,把文本叙事通过智识生产转化为空间叙事,将活色生香的宋朝市井繁华生活,茶肆酒楼勾栏瓦舍斗茶赏画吟诗抚琴,蹴鞠、买花、逛园林……一一展现出来。场景式复原和山水光影满足观众穿越到宋代的愿景。和蔼可亲的东坡先生就像大家身边的一位敬重而熟悉的朋友,招呼着你领略宋代的建筑、色彩、服饰、美食和礼仪,诉说着他身边朋友们的家常与悲欢。
穿过一条数字走廊里,使用数字化技术将展览画作中的人物、车马等元素进行动态化再创作,生动地展现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生活的景象。走入其中,田间、水畔、山野、集市、渔夫、樵夫、商贩在眼前跳动。在行走的过程中亦可听到场景中的各种声音,叫卖声、人声、马蹄声等等,仿若真的回到北宋时期。
旁边还有苏东坡读书写作作画的地方,游客可以自行坐下仿画,宝宝也坐下涂鸦了一通。
左手边是苏东坡动态人物形象,还有各种诗词,画作在茶室里光影不断闪烁。
采用数字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意融合,构筑起一个梦回宋朝遇见东坡的数字艺术展,引领观者进入梦华之境,与苏东坡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苏轼(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文学上,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与父母和弟弟合称“三苏”。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他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
苏东坡一生跌宕起伏,坎坷波折,却永远一副洒脱不羁的样子。记得杨绛曾经说过一句话:“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华似锦。”世上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内心的平静安稳才会让你的世界安静下来。苏东坡在失意时也不怨天不怨地,创作出豪迈的诗词。
他的形象清瘦、温和又带着几分傲气。他活得真实,活得接地气。他可以风雅,也可以淳朴,能吟风弄月,也能柴米油盐。让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漂浮于云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洒脱豪放,但也不乏细腻的感情。他对待生活中的磨难可以没心没肺,但对于身边的人,却给予了最深最真的情。
观众沉浸在古典与现代科技的遇见中,通过感知连接艺术,通过展览参与对话。不知是东坡选择了现代,还是现代选择了东坡。他的精神一直在人间。也感叹现代数字高科技的精湛!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14108/2ff148e9fa3e99a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