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一段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对经济的讲解视频,结合最近经济行情下行动荡的情况我觉得十分有必要分享出来。昨晚搞到凌晨两点整体梳理了一下,目的是想让更多人去了解经济的本质,更好的去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或者预测未来的经济趋势,以及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资产。希望对你有好的帮助,同时也特别感谢Ray Dalio先生分享的很多内容让我受益不浅。
经济虽然看看起来复杂,但是其实是以简单和机械的方式运行。经济由几个简单的零部件和无数次重复的简单交易组成。这些交易首先是由人的天性所驱动,因而形成三股主要的经济动力:生产率的提高;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
交易
先来说说经济中最简单的部分-交易。经济不过是无数交易的总和,而交易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交易时刻都在发生,你每次买东西都在进行一笔交易。在每次交易中买方使用货币或者信用向卖方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信用在使用时和货币一样,因此把花费的货币和信用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支出总额。支出总额是经济的驱动力。如果用支出总额除以销量就可以得出商品价格,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交易。
交易是经济机器最基本的零部件,所有的经济周期和动力都是交易造成的,所以理解了交易就理解了整个经济。一个市场由买卖同一种商品的所有买方和卖方组成,例如小麦市场,汽车市场,股票市场和其他千百万种市场,经济就是由所有市场内的全部交易构成。把全部市场的总支出和销量加在一起就得到了理解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个人,企业,银行和政府都在以上述方式从事交易。用货币和信用交换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政府是最大的买方和卖方。而政府有两个组成部分。既收税和花钱的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央行控制着经济中的货币和信贷数量,因此不同于其他买方和卖方。央行通过影响利率和发行更多货币来实行这种控制,央行在信贷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贷
信贷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人们最不了解的部分。他之所以最重要是因为他是经济中最大且最变幻莫测的一部分。贷款人和借款人与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买方和卖方没有两样,通常贷款人希望自己的钱可以生出更多的钱,而借款人则想购买当前无法负担的某种东西。借贷可以同时满足贷款人和借款人的需要。借款人保证偿还借款称为本金,并支付额外的款额称为利息。利率高时借贷就会减少因为贷款变得昂贵,利率低时借贷就会增加,因为贷款变得便宜。如果借款人保证偿还债务而且贷款人相信这一承诺,那么信贷就产生了。任何两个人都可以通过协定凭空制造出信贷。
信贷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信贷一旦产生就立即成为债务。债务是贷款人的资产,借款人的负债。借款人之后偿还了贷款并支付了利息这些资产和负债都将消失,交易完成。为什么说信贷是组成经济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借款人一旦获得信贷便可以增加自己的支出,而支出是经济的驱动力。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你每花一块钱就等于另一个人赚了一块钱,你每赚一块钱就必定有人花了一块钱,所以你花的越多别人就赚的越多。你赚的越多收入增加你的信用度就越高。贷款就更容易借到钱。所以收入增加你的借贷也会增加,从而你的支出也会增加。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环环相扣这导致整个社会借贷进一步增加并不断循环,这一自我驱动的模式导致经济增长,也是因为如此也才产生了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我们的知识随着时间逐渐增多,知识的积累会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将此称为生产率的提高。一个善于创新和勤奋的人将比那些自满懒惰的人更快的提高生产率和他的生活水平,但是在短期内不一定体现出来。生产率在长期内最关键,而信贷在短期内最重要。这是因为生产率的提高在短期内不会剧烈波动,因此不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动力,但是债务是这种动力。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借债让消费超出产出,但是在之后还债时不得不让消费低于产出。债务的波动有两大周期。其中一个周期持续大约5年到8年,另一个持续大约75年到100年。大部分人虽然能够感受到波动到那时由于波动时间较长每天都身临其近并不能轻易感知。就好像长时间在一起的人不能轻易看出另一个人的变化,而长时间未见面的人却可以很敏锐的发现他和上次的变化道理一样。
经济的上下起伏其实主要取决于信贷的总量。可以想象一下没有信贷的经济运行模式下,增加支出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收入,因此需要提高生产率,提高生产率是收入增加的唯一途径。由于我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当我的生产率提高时支出增加另一个人的收入就会增加,经济就会由此缓慢上升。但是由于我们借债于是产生了经济周期,这是由于人的天性和信贷运行方式导致的。
借债不过是提前消费,为了购买现在买不起的东西你的支出必然超过现在的收入,因此你需要借钱,实际上是给未来的自己借钱。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未来时间,到那个时候你的支出必须少于收入以便用来偿还债务,这样马上形成的一个周期。一旦你借钱就等于制造了一个周期。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整个经济也是这样。这就是信贷不同于货币的地方。
短期债务周期
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所谓的钱大部分都是信贷。美国的信贷总额大约为50万亿美元而货币总额只有3万亿美元。由于有信贷的经济运行可以增加支出使得收入的增长速度在短期内超过生产率的增长。但是在长期内并非如此,但是信贷也并非坏事只是会导致经济的周期变化。信贷如果超过自身偿还能力就是不良信贷,如果你可以利用信贷合理分配资源或者产生收入,让你可以偿还债务那么这就是良性信贷。例如如果你借钱买了一部苹果手机,苹果手机并不会给你增加任何收入。但是你借钱买一部小汽车,用小汽车来跑滴滴增加收入偿还债务提高生活水平。
在有信贷的经济运行模式中我们来举个例子看交易是如何带来经济增长的。假设你一年赚10万人民币没有任何债务,你有足够的信用可以借到1万人民币,因此你可以花11万人民币,即使你收入只有10万人民币。由于你的支出是别人的收入,另一个人因此赚到了11万人民币,如果他赚了11万人民币而且没有债务的情况下他就可以借到1.1万人民币,那么他可以支出12.1万人民币,即使他的年收入只有11万美元。由于他的支出又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环环相扣可以看出整个周期不断强化人们感觉自己越来越有钱。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出现了经济扩张,这是短期债务周期的第一阶段。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我们知道导致支出增加是因为信贷,而信贷又是凭空产生的,如果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所出售的商品生产速度那么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我们把价格上涨称为通货膨胀。这个时候央行当然不希望通货膨胀过高因为会导致许多问题。央行在看到价格上涨时就会提高利率。随着利率的提高偿还贷款的成本增加,有能力借钱的人就会减少,同时现有的债务成本也会上升。由于借债减少,还贷成本增加,支出肯定减少。而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环环相扣人们的收入开始减少。由于支出减少商品价格会开始下跌,我们称之为通货紧缩。经济活动减少经济进入衰退。如果经济衰退过于严重而通货膨胀问题也得以解决那么央行将降低利率使得经济活动重新加速。随着利率降低借债成本下降借债和支出增加,经济就会出现再一次的扩张。
在短期债务周期中限制支出的唯一因素是贷款人和借款人的贷款意愿。如果信贷易于获得那么经济就会扩张,如果信贷不易获得,经济就会衰退。这个周期主要是央行来控制。
短期债务周期通常持续5到8年,在几十年里不断循环但是每个周期的低谷和高峰后经济增长和债务都会超过前一个周期。因为我们会更倾向于借更多的钱和花更多的钱而不喜欢偿还债务。这就是人的天性,因此在长期内,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从而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长期债务周期
尽管人们的债务增加,但是贷款人会提供更加宽松的信贷条件,这是因为人们只注意到近期情况,收入增加股市上涨市场一片繁荣。用借贷来的钱购买各类资产十分划算,但是当借贷被过度消费时泡沫便产生了。
因此尽管债务不断增加但是收入也以相近的速度增加从而抵消的债务。我们把债务和收入的比例称为债务负担,只要收入上升和债务上升速度相近那么债务负担就可以承受。与此同时资产价格迅猛上升,人们大量借钱购买资产,因为资产投资比利率产生的收入更高,人们觉得自己很富有,即使累计了大量的债务,比如中国的房市,美国的股市,都是累积了大量的信贷。收入和资产价值上升帮助借款人在长期内保持良好的信用,但是这种情况显然无法永久保持下去。
长时间来债务负担缓慢增加使得偿还贷款成本越来越高,到了一定时候还贷成本超过了收入,迫使人们削减支出。而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收入减少,偿贷成本继续增加,导致支出继续削减环环相扣,周期开始逆转,直到长期债务达到顶峰经济进入去杠杠化时代(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这样形成的,以后有机会单独写一篇文章介绍)
去杠杠化
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人们削减支出、收入下降、信贷消失、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发生挤兑、股市暴跌、社会紧张加剧整个过程开始下滑并形成恶性循环。随着收入的下降借款人倍感拮据,借款人没有足够的收入去偿还债务。为了极力填补债务窟窿不得不出售资产,在支出下降的同时市场上充满了代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下降,房子降价,股市下跌。由于价格不断下跌资产贬值借款人进一步收入财富减少,信贷减少,收入减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看起来和短期经济周期衰退相似但是却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改变这个局面。在衰退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借贷,但是在去杠杆化过程中由于利率已经很低甚至利率低至零从而丧失刺激功能。
衰退与去杠杠化的区别在于去杠杠化过程中,借贷人的债务负担变得过重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减轻债务。贷款人意识到债务庞大无法足额偿还开始下停止放贷,借款人也开始停止借贷。整个经济体都和人一样失去了信用。那么应该如何去应对去杠杆化呢?问题债务过重无法负担,必须减少债务。
债务减少主要有四种方式:减少支出,债务重组(减少债务,或者免去债务),财富再分配,央行发行更多货币。这四种办法利用于历史上每一个去杠杆化过程中。
通常第一个措施是削减支出,减少债务。当借款人不在借入新的债务并开始减少旧债务的时候你会以为债务负担不断减轻。但情况正好相反,支出减少前面我们提到一个人的支出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这就导致了收入下降。收入下降速度超过还债速度实际上债务负担更为沉重了。这种削减支出的方法引起通货紧缩令人痛苦不堪。企业减少成本必定会裁员,裁员导致失业率上升,这导致下一个步骤必须减少债务。因为借款人还不出钱,存款人会担心银行无法返还其存款因此纷纷从银行取出存款。银行收到挤兑而个人,企业和银行出现债务违约这种严重的经济收缩就是萧条。
萧条的主要特征是人们原本以为属于自己的财富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存在。我们举例当你使用信用卡购买一件衣服,当你不兑现承诺时实际上是债务违约,那么银行的这项资产实际上是一文不值的。
很多贷款人不希望自己的资产消失,同意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意味着贷款人得到的还款减少或者还款期延长,或者利率低于当初约定的水平,无论如何贷款人总是希望多收回一些贷款强过血本无归。债务重组让债务消失,但由于它导致收入和资产价值以更快的速度消失,债务负担继续日益加重。削减债务和减少支出一样令人痛苦也导致通货紧缩这些都对中央政府产生影响。因为收入降低就业减少意味着政府的税收减少,同时失业率上升中央政府需要增加更多支出保障失业者生活开支。此外政府制定刺激计划和增加支出以弥补经济活动的减少。在去杠杆化过程中,政府的预算赤字飙升,原因是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政府必加税或者举债填补财政赤字,但是在收入下降,很多人失业的情况下这个钱从哪里融资呢?
由于政府需要更多的钱而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政府自然而然会增加富人的税收以帮助经济中的财富在分配,把财富从富人那里转给穷人。不过这样增加了阶级矛盾,如果萧条继续持续下去就会引发社会动荡,不仅国家内部的紧张加剧,而且国家之间也会这样,债务国和债权国尤其如此。这种局势可能会导致政治变革,有时是极端的变革。
因为人们的大部分货币其实是信贷,萧条时代信贷消失,人们钱不够花,这就导致央行开动印钞机发行更多的货币,但是这也有负面作用就是引起通货膨胀。央行使用这些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和政府债券。同时帮助推升了资产价格上升从而人们信用得以提高。但是这仅仅有助于那些拥有金融资产的人。因此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和政府必须合作。央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其实是把钱借给政府,使其能够运行赤字预算,并通过刺激计划和失业救济金来增加购买商品服务的支出,这增加了人们的收入和增加了政府的债务。但是这个办法将降低经济中的总债务负担,这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时刻。决策者必须平衡考虑降低债务负担的四种方法,必须兼顾平衡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方法以便保持稳定。如果取得适当的平衡就可以带来去和谐的杠杆化。所以说去杠杆化也可以是痛苦的也可以是和谐的。
如果决策层取得适当的平衡去杠杠化过程就不会那样激烈,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但是债务负担会下降,这就是和谐的去杠杆化。当收入上升的时候借款人的信用提高,贷款人恢复放贷,债务负担开始下降,人们可以借到钱就可以增加消费。经济开始恢复增长,长期债务周期开始进入通货再膨胀阶段。去杠杆化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非常可怕,但是如果处理得当最终会解决问题。为了使债务负担下降和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大约需要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因此有失去的十年这种说法。
结语
经济实际上要比我们所说的更加复杂,但是当你把从前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分析我们会更加看清当前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最后我希望大家学到三条经验法则:第一、不要让债务的增长超过收入,因为债务负担最终将把你压垮;第二、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因为这将使你失去竞争力;第三、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因为生产率在长期内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好了祝大家周末愉快,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00804/ed7d30d2cb77b4e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