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丨优秀文库江雪读书社
《论语 为政》:治家就是治国

《论语 为政》:治家就是治国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21-11-09 19:49 被阅读0次

孔子的为政思想是家国一体,治家就是治国,人人都是饮食男女,为政者应该懂得人情世故,以礼来规范人的言行和社会秩序,以孝来齐家,以德来治国。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他姓颛孙,名叫师,少孔子四十八岁,是位年轻学生。他到孔子这里来是要学干禄的。什么叫“干禄”呢?“干”就是干进、干求,干禄,就是如何拿到禄位。孔子不反对求官,他自己也不断地推荐自己的学生去做官,子张来问他怎么样做官?他说,想做一个好官要知识渊博,宜多听、多看、多经验,有怀疑不懂的地方则保留。阙就是保留,讲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这样就会少忧;多看能预见到危险,就会谨慎地行动,这样就会少后悔。少说多做,慎言慎行,奉禄就在其中了。

孔子历来主张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多必失,所以要少说多做,做了再说,说到做到。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是鲁国的国君,他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道理,怎么样才能使民众服从?孔子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所以他说,提拔正直而有才的人,把狂妄的人剔出去,民众自然就顺服了。“举直”,就是提拔直心直道而行的人,包括圣贤、忠诚、有才能的人。“错诸枉”的错等于措,就是把他摆下去,放下去,把狂妄的人安置下去,这样老百姓自然就服了。相反,“举枉错诸直”,把狂妄的人提拔起来,或只用自己喜欢的人,而把好人打击下去,老百姓自然就不服了。也就是用人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是鲁国的权臣,他问的同样是管理国家的事,如何教育,使人民能够尊敬人,忠于事?敬是尊敬人,忠是忠于事,劝是教导的意思。孔子说,接近老百姓,内心要有真正的庄严情操,百姓对你自然就恭敬了。对待老百姓慈爱,百姓对你自然尽忠。对善的奖励提倡,不作官样文章,诚恳地举善。“教不能”,部下不懂的,并不讨厌他,教他,因为你是君师,是父母官,等于他的长辈,既然做长辈,老师,尽量教他,他自然受感化。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对孔子说,你说了那么多为政的大道理,自己怎么不出来为政呢?孔子引用《尚书》里的话来回答,“《书经》里不是讲过孝道吗?一个人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人、朋友,这也就是政治了。”治理家庭就是政治,还要怎样去为政呢?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国一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美满幸福,国家焉能不好?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最关键的是信用,商鞅变法时为了立信于民,曾在南门城墙立木,贴告示,如有人把此木搬到北门可得十金,所有人都不信,直到赏金升至五十金时,才有壮士将木头搬到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他五十金。此举获得民众对新法的信作。君主如果朝令夕改,就会失去民众的信任,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做人也一样,狼来了的故事告诫人们说谎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信用就像古代大车小车上的车杆子,没有的话就会寸步难行。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孔子千秋万代以后的事可以先知吗?孔子在这里讲到夏、商、周三世,只是引用过去以代表将来。孔子说殷商的文化是由夏朝的文化演变而来。由于时代的变迁,夏朝原有的文化,有的减损了,有的增益了。周朝的文化是殷礼而来的,也是有所调整。周代以后的社会文明,也会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千秋万代以后也会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为政正确的方式是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全盘西化,要有民族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两句话作为《为政》篇的结论,为什么提到鬼呢?中国文化讲孝道,敬祖宗,就要拜鬼了。所以鬼在这里,不是一般人讲的魔鬼,而是祖宗的灵魂。要拜鬼,要拜自己的鬼,拜人家的祖宗就是拍马屁(谄媚)。看到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没有勇气,就不应该从政。

相关文章

  • 《论语 为政》:治家就是治国

    孔子的为政思想是家国一体,治家就是治国,人人都是饮食男女,为政者应该懂得人情世故,以礼来规范人的言行和社会秩序,以...

  • 读书日常——读《论语》

    今日读了《论语》的为政篇。 讲述了孔子的执政理念——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当然这些政治理念都是继承了周制,他的政治理...

  • 《论语》是一本什么书?

    《论语》记载了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观念以及教育原则,随着代代相传论语现在成了治国治家治天下的必备书籍,始终坚持人...

  • 治国前先治家

    若不能守望 就选择灭绝念想 一个名字 若是背叛 就选择丢弃 清者自廉 真者不会故意伤人 倒退回去 还是会有惩罚的 ...

  • 治国先治家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明主,他除了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了伟大的业绩外,还在教育儿子方面,其方法也可借鉴。他的政治...

  • 敬事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这则内容讲的是为政之道治国之法。老子讲“治大国,若烹...

  • 与少年读国学《大学.中庸》十六

    导读:本章解释‘’齐家治国‘’。首先论述治家和治国的一致性,提出孝、悌、慈道德三原则从治家到治国的作用;同时强调君...

  • 日论一语

    今天开始第二篇《为政篇》,我们很多人不搞政治,是不是这一章就没用呢?不然,治国可能没机会,治家,治理一个团队,都还...

  • 2020-10-20

    2020.10.20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效果_孝,要读圣贤书,金刚经,大学,六祖坛经,论语等,夫孝德之本...

  • 譬如北辰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其意是: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 为政》:治家就是治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tv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