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学心理咨询时,从书本和督导那里学到很多规则,特别是设置的部分,包括咨询不要延时;来访的迟到意味着阻抗,要予以关注;不要随便更改咨询频率等等。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这些规则视为工作中的金科玉律,每当来访有任何和设置不符的部分,我都会很认真的和对方探讨,或予以坚决的拒绝。记得有一次刚工作两次的来访提出来想将未来的咨询频率改为二周一次,这岂不是和动力学里规定咨询至少一周一次的频率完全违背吗?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的要求,记得她离开时指责我很冷漠,当然再也没有回来找过我;还有一次另一个来访在咨询前2小时通知我她意外生病去医院,因此无法赶过来,我心里蹦出来的一个想法是她在阻抗,因此还是要求她必须抽空进行咨询,否则扣除当次的咨询费,当然从此她也再没有选择回来了。
随着自己在专业咨询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经验越来越丰富,就越来越意识到每位来访都是带着她(他)特有的方式或“症状”走到我身边,而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不同,根本无法拿教科书和所有人工作。有的来访一开始根本无法遵守咨询时间,他不是迟到就是延时,或者经常爽约,这就是他生活中的模式,因为他有强烈的分离焦虑或者就是想挑战规则,如果要他立刻遵守设置,他根本就做不到,但是如果咨询能走的深入,在一定的时刻,他的这些行为会慢慢的有所变化;还有的来访一来就要求拖长时间见面,因为他对建立亲密关系有强烈的恐惧,那如果咨询一开始就拿着一周一次的规则要求他,一定会把他吓走,但是,如果能让他慢慢的和咨询师建立信任,按照他的节奏来,到了一定时候他意识到能经常见面的重要性,他就会慢慢的改变他的方式。
后来,看到很多大师其实都不是恪守教条的跟随者,而是将创新真正用到工作中,中间派的鼻祖温尼克特在会见小珠珠时按照好几个月的频率一见;在必要的情况下,他甚至会免费给他的病人加咨询或者到病人家里去工作。个性鲜明的法国精神分析大咖拉康则使用着独树一帜的弹性时间见面制来接见他的分析者,有的分析者甚至刚见到他没5分钟就被提醒分析结束了,因为他认为无意识是没有逻辑时间的,这种切断的方式(类似于佛教中“当头棒喝”的功能)更能让分析者看到悟到自己的问题。
所以,咨询没有统一的使用教程,更多的是跟随着每个来访各自的方式,在慢慢的“跟”的过程里“带”。我的分析师曾告诉我,我做的是一项艺术家的工作。是的。咨询就是一项和人相处的艺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要用直觉和灵感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