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师主张“青年教师,还是少一些清规戒律,保留一些棱角的好”。为此他提供了以下材料:
年轻人能干点什么?
--牛顿,23岁发现万有引力,开始微积分的创立。24岁成为剑桥大学教授。
---伽利略,25岁被誉为当代的“阿基米德”,任比萨大学教授。
---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
----瓦特,23岁开始研究蒸汽,29岁发明蒸汽机。
---马克思,23岁被称为德国最伟大的青年哲学家。
---恩格斯,21岁发表论文,30岁前和马克思完成马恩全集一至五卷。
---列宁,24岁发表《什么是人民之友》29岁完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被称为俄国的“资本论”。
---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
----歌德,25岁发表《少年维特的烦恼》
---席勒,24岁写成《阴谋与爱情》。
---狄更斯,24岁发表名著《匹克维克外传》。
---泰戈尔。24岁出诗集。
---高尔基,24岁发表名著《马卡尔。楚特拉》。
---巴金,24岁发表代表作《家》。
很振奋人心。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人较少保守思想,创造性强,确实应该敢想敢做,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不过这位老师的所谓“棱角”却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且基于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人际关系上面去。事实上这位老师所举的各位名人,在人际关系上未必都是有棱有角的,至少我其中的歌德就是个滑头,伽利略则好汉不吃眼前亏(磨去棱角),巴金也不是很有锋芒的人物。我想,所谓有棱角(坚持自己的立场)。可以体现在政治上,人际关系上,也可以体现在专业领域,最好自行抉择。
伟大人物是压不住的,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意志力,有惊人的才干,他们呢总是会脱颖而出的,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不属于伟人,我们或者勇气不够,或者毅力不够,或者才能不够,这种情况下,如果急于展示锋芒,万一受挫,就可能一蹶不振,本来能发挥的潜能反而发挥不出来了。这类青年人我见过很多。所以,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我作为过来人,还是诚心诚意的劝年轻人适当“藏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人有枪打出头鸟的“集体无意识”,所以还是小心一点为好,像我这种年龄,枯藤老树,风一般是吹不倒的,小树就容易折断,藏锋并不妨碍你前进,一旦你遥遥领先,别人再想如何如何就不容易了,你树大根深了。
我还发现有些青年人并无真才实学,却一味张牙舞爪,口吐狂言,一副怀才不遇,不可一世的样子,动不动就说别人压抑了他,埋没了他的天才。这种人更不可以鼓励他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了。你会把他弄成神经病的。他们应该练习夹起尾巴做人,先脚踏实地学会挣碗饭吃。
总之,我不主张笼统地赞扬青年人的棱角,而主张具体分析,自我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