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7坚持百日写作,第76天。
J
今天在梳理《叫魂》大纲时看到孔飞力老师在阐述官僚君主制时解读了"事件"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件"是推动制度内部运作的原料。为了便于理解,我摘抄原文如下:
当我们解读由"事件"而产生的文件时(不管这个文件是关于税收的常规公文,还是关于叛乱的紧急奏报),都必须要么把它们当作关于在外在的现实描述,要么将他们视为文件作者政治需要的反映。人们在制度中的相互关系同发生于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绝对不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使国家作为工具和制度的两个侧面,各自因对方而具有了意义。
虽然"事件"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无确切的定义,但在中国的官僚实践中,它却是一个能够说明问题的用词。"事件"有一个开端(当有人首先引起事端)和一个结尾(当某人因处理事端的方法而受到赏罚)。一个官员的仕途取决于他的表现,而他的表现则取决于他处理具体事务的优劣。赋税是否已经征齐?罪案是否能被及时破获?造反是否被阻止或平息?水患是否获得了治理?灾民是否得到了赈济?等等。就可叙述性而言,一次明显的成功或失败就是一个"事件"。一般来说,是"事件"给了官员以机会去弹劾别人,也是"事件"给官员得以因自己的长处而受到赞助。"事件"作为一种机会,不仅可以为一个人带来幸运,也可以同时服务于上司和下属的需要,并编织起使一个人得以在公共生活中立足的人际关系。P273
G
"事件",我理解是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对于个人,在自我成长中,"事件"就是一道道关卡,晦涩难懂的书是否啃下了?没能掌握的通识技巧是否熟练了?等等,每闯过一个关卡,解决了一个成长路上的"事件",其结尾则必然是收到了收获的奖赏;在工作职场中,"事件"就是一个个坑,它可能是一时难以解决的棘手难题,或是上级临时交给的急难险重任务,也可能是办公室政治的具体化问题,这些"事件"就像是职场道路上遍布的坎坷,迈过去就万里晴空,摔倒了可能就是粉身碎骨;在亲密关系中,"事件"则是维系彼此亲密之花的营养液,因为"事件"的发生,会让日渐疏远的朋友再次热络起来,也会让互不相识的人彼此相识相知,社交关系中就有一个原则,即:对想交往的对象,可以从麻烦他帮你一个小忙开始,而这个"小忙"也就是"事件"。这是对于个人的,对于诸如国家、党派等制度架构大的组织,"事件"也就真如养料般的,是会被利益各方中的某方汲取的。
S
"事件"是一种机会,但若想让它给自己带来幸运,并让它服务于我们的利益诉求,那么我们则还需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保持积极状态。这里说的积极状态是指对于一件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件”持有积极应对的态度,而不能在“事件”已经存在了却还只顾怨天尤人。另外,在应对"事件"的真实态度,也将决定事件对于自己的正负。比如面对工作岗位调动,有人会持树挪死人挪活的态度,而有人会认为在一个地方扎根才能枝繁叶茂。对于调动这一"事件"则会出现配合和不配合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不同的态度将给自己带来不同的“幸运”。
二是能够审时度势。让“事件”给自己带来幸运,最重要的要能看清事件。怎么才能看清?首要能透过繁杂表象关系看到“事件”本质,所有复杂的模型都一定有它的底层框架,而要看到就是这个底层框架;其次要全面的厘清各方利害,之所以会引发事端,一定是某方有利益诉求,但唯有厘清各方利害才有助于对策取舍;另外,要能够准确预判下步可能的发展趋势,唯有此才能较好的把控掌握。
三是善于择机而动。“事件”既有开端又有结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主导,甚至以什么形式介入及主导都将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效果。面对我们视于机会的“事件”,实现利益最大化才最是考较实践能力。通常择机而动会与审时度势连在一起并称为智慧,那么妄断言之:智慧之人善于将“事件”创造为机会。
X
积极状态、审时度势、择机而动这三个方面是智慧的总成。是的加上了“积极状态”。
去掉抱怨、去掉消极,以积极应对人生中的种种"事件"。
一切安好,当下晴天。 邀请卡.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