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理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如何理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作者: 遵道积德 | 来源:发表于2024-04-28 09:42 被阅读0次

如何理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02章,意思是说:圣贤之人都是用无为的思维做事,用不言的方法教诲;

这是老子总结和归纳的客观现象,也是老子主张和推崇的观点。圣人是有觉悟和有智慧的人,是知道,懂道和悟道的人,所以,他们克制欲望,减少私利和抑制感情,做事的原则是适应环境,利用条件和服从规律;育才的方法是明确事实,符合道理和展示逻辑。原则就是客观,被动和柔弱。非圣人则用有为,纵欲和豪情的方式做事,十分强调勇敢,拼搏和努力,用苦口婆心,诲人不倦和疾言厉色方式教人。原则就是主观,主动和强硬。

无为使人自然,不欲使人明智,身教使人信服,事实使人领教;而有为使人勉强,纵欲使人智昏,言传使人怀疑,劝说使人厌烦。自然就是尊重客观,依靠资源和重视技术,有为就是怀抱理想,依靠热情和凭借意志;前者顺势而为和顺其自然,后者刻苦努力和拼搏奋斗。不言之教就是摆事实,凭数据和靠业绩,苦口婆心就是讲感情,讲情怀和讲愿景。前者需要真实,具体和准确,后者可以搞忽悠,抖机灵和搞宣传。

短期看,无为不如有为见效快,费力多和进度快,长期看,有为不如无为稳定,系统和全面。技术层面,无为和有为各有千秋和利弊,观念层面上,无为和有为则是天壤之别。成绩显著的靠事实证明,业绩惨淡的靠说教辩解。智者看事实,愚人听说教。各取所需,各得所求。

存在都是合理的,事物都有原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观念没有对错,思想没有是非,只是因人而异,因时有别和因地不同而已。

相关文章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何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是以:所以说 圣人:开悟之人 处:永远处于 无为:没有...

  • 从《道德经》中解读财富十四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是讲给圣人、王公的,是帝王之学,这里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说...

  • 微词

    最近阅读《道德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此颇有感触。 关于无为之事,以前我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引用佛经...

  • 教育孩子为啥这么难?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原文句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古文今译: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 我...

  •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

    无为的思想,源于《道德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早期道教以...

  • 关于熊孩子,读了《道德经》你会这样说!

    《道德经》:“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不入情 不言:不依靠语言 具体的解释就是:圣人处事,不掺杂自己的...

  • “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之感

    此句乃《道德经》第二篇中的一句,原句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说到“无为”,很多人将“无为”理解为无所...

  • day 31 正念禅修7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4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有人说,祖师是圣人,其实却不然,祖师并不是圣人,而是早早便超越了圣人了。儒家是有...

  • 无为之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无为之事 子路“救人受牛”的行为就是 子路只是无心之举无形为社会开创了一个良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ez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