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立秋没多少天,连阴雨就开始下个不停。
这都四天了,看看手机预报,未来一个星期,几乎都是阴雨天。
坐在屋子里,有点闷。心里着急:这雨下起来没完没了,何时是个头儿?
看着雨,想起那年秋天,也是这样的雨,沥沥淅淅下个不停。
父亲坐在房檐下,紧锁眉头,闷声抽着烟。
晌午时候打开收音机,坐在那儿。手里端了一碗饭,半天了,都没吃一口。
一会儿,让我们所有人都别吭声。直到收音机里播音员开始预报天气,我们才知道是咋回事儿。
天气预报,未来几天还有雨。
父亲叹了口气:这老天爷,能下到啥时候?还让不让人活了?麦子咋种啊!
他把碗放下,饭也不吃,戴上草帽儿出门了。
天黑透了,才回来。手里掂着他的破布鞋,赤着双脚。脚上满是泥巴。
走进屋里,把鞋放地上,母亲给他端来一盆水,他坐下来洗脚。
地里下透了。河沟里都满了。这可咋整?今年的麦子恐怕种不上了。这都啥时候了,过几天还有雨。唉!
他跟我娘说着,叹着气。
一年的麦子必须种好,那是一家人温饱的保证,还要交公粮。
种不上麦子,拿啥交?一家人吃啥?!
母亲把饭端过来,父亲愁的吃不下。
娘说:你得吃点儿,晌午都没吃,这再不吃,愁出病儿了,不还得花钱?天塌不下来。
一会儿,三大,六大都过来了。他们坐下来,谈的都是这连阴雨咋种地。大家都在上愁。
土地是老农民的命根子,比啥都重要!老天爷,谁能拿它有办法。
第三天,雨终于停了。
地头站了许多人。
这么湿的地,没有十天半个月,车子根本下不了地。
猪圈粪都没法往地里拉。犁地更别说了。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一句俗语,说的就是种麦子,必须上好粪。
玉米收完,地弄清干后,一上粪一撒,就该犁地了。
下了这么多天的雨,十天半月过后,都啥时候了,耩麦都很晚了。
一亩地多下一倍的种子不说,麦苗不发头,还不旺,明年肯定减产。
兑粮后,恐怕吃的麦子都没有了。
大家在地头议论纷纷。都没有个好主意好办法。
每天,父亲都去地里看看。日头高了,温度不高,地里一直都很湿。
第五天,早上他下地回来,让大家赶紧吃饭,吃完后全部拿上锄头下地。
把玉米根儿的疙瘩,都用锄头刨出来,晾晒土地。
然后用荆篮儿,把这些泥巴疙瘩全部运到地头。
那是多大的劳动量啊。
二大三大六大他们,全部都在地里这样干。
半天时间,地里开始这样干的人,越来越多。
有的人,站在地头看我们这样干,看笑话。
祖朝万代,哪有这样刨地种麦子的?
一天时间,我们锄完了二亩多地。接着锄下一块。
十多亩地,锄了整整四天。
天不亮出门,娘破例烙了油馍带上,然后做了一大桶灌稀饭带上。
干的累了,坐锄头上歇一会儿。饿了,吃些油馍喝点稀饭。
直到日头落山,天黑了才回家。
地里玉米根刨完了,不上粪了,开始种麦子。
直接用勾勾锄,勾出一道道小沟,把麦子撒里面,再盖上。
这种卖力气种麦的方法,完全颠覆了多年用篓耩麦的传统种法。实在是奇思妙想,异想天开。
父亲和几个大们商量,先种上再说,赶时间。
到冬天,把化肥上到麦地里。然后把猪圈粪,往麦地里一撒,再浇透一次水,一样壮地。
人多智谋广,他们这种方法,到第二年开春见效果。地里的麦子,长势一片大好。
有的乡亲,没有这样干,而是等到土地可以进去架子车了,上了粪,再犁地。
犁出来的地依然很湿,很多长长的老泥条,躺在地里黝黑发亮。
套上牲口耙过去的土地,表面都是小疙疙瘩瘩。真正的大疙瘩都在下面。土地不实落。
然后按老方法,几个人拉一张篓耩麦。
到了下雪天,他们的麦子还很小,看上去很可怜。稀溜不棱,顺着陇儿还断断续续,麦苗也没有出整齐。
来年春上,很多人站在地头,对比麦子的长势,都夸父亲的方法好。
那样种麦,人生中只有一次,累死人,但收获满满。
夏天收了麦子,交了公粮,还有很多剩余,一家人可以吃油馍吃烙馍。
要不,就要吃杂粮饼子了。
父亲,现在都是机器耩麦。天气预报是半个月的,不用上一地的猪圈粪了,都是化肥,用机器直接耩地里。
时代不同了,技术先进了。您1种地的方法,再也用不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