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宫梓桐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名为《越自律,越自由》的书,不由自主地便喜欢上了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我也经常用这句话给其他简友作为评论,只因为说得太好。

你有多自律便有多自由,你的自律决定了你的自由。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曾说过“自由天然和束缚有关,越自律越自由。”因为自由,我便可以更快乐地飞翔。
朋友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图书馆回到寝室,他放下书包,整个人异常憔悴,眼神黯淡无光,毫无活力可言。
我看到他这个状态便放下手中的作业问道:“你怎么?如此美好的一天,你怎么萎靡不振的?”
他靠在桌子上轻轻说了一句,“好累呀!整天都过得毫无章法,我仿佛被困在牢笼之中,寻不得半点自由。”
他不吐不快,一吐便是一大推极其充满负能量的话语,听得我都有些悲伤。
我忙抢话问道:“你为啥会有这样的感受?”
他思考了半天却回答不上来。
我接着问道:“我看你每天都过得有滋有味的,吃吃喝喝,无忧无虑。为啥会突然有这样的感受呢?”
他似乎被我的话语触动了一般,抬起头来十分严肃地看着我说道:“那只是表象而已,我的内心根本就不知道要干什么,每天想到什么做什么。想到这做这,想到那又去做那,简直混乱不堪。我感觉我的内心被束缚了。”
听完他说的这些话,我似乎听出了他的意思,再结合他每天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我突然明白了。
我微微一笑问道:“你每天过得这样,你有目标吗?你有制定每日任务吗?”
他被我的这一问问得不知所措,他思考了一会儿说道:“目标?之前有制定过,但是从来没能认真做人执行过,执行不起来。”
“是吧!”我看着他说道。
“是啥”?他一脸迷惑地看着我询问道。看来他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我说道:“难道你没看到那些每天都很自律的人吗?他们每天都有清晰的定位和任务,每天坚持去做,从来没有看见他们有这么多的负能量和不悦之处,他们每天安排好各科学习任务,安排好锻炼身体的时间,安排好玩手机的时间,安排好看课外书的时间,安排好交友的时间。每天他们回到寝室都是面带笑容,整个人看起来也是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我也和很多这样的人闲聊,他们都说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内心很自由。”

他听完这些话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他没有再问,我也没有再说。我们都沉默了。
讲完这个小故事,我的观点便出来了。自律即自由,自由是内心的自由,自律是意识的自律,自律是自由的基础,自由是自律的体现。
在我们生活中自律的人比比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把每天都安排得妥妥贴贴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他们把每一天安排的任务都完成,心中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而这种成就感就会让他们感觉到内心世界很宽敞,自己可以很自由的完成任务,由身体的自由达到一种灵魂的自由。
那些整天浑浑噩噩,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的人,看似他们可以想干啥就干啥,但是他们的内心是极度慌乱与不安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无意义的活着,时间一长便会形成一种自我放纵、自我否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下,内心的堕落和焦虑便找上门来,最终迫使自己被自己所设下的牢笼禁锢起来,无法挣脱,内心何来的自由?
自律是一种习惯,一种格调,一种完全驾驭自己思想和行为的高度的自由。自律使自己在世俗的大海里乘风破浪,不被妖风邪浪所左右,不被暴风骤雨所吓阻,不被灯红酒绿所诱惑。 只有高度自律的人才能驾驭自己的灵魂,才能有把控自己行为的自信和自由。
这是网络上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紧接着我上面说的,自律是意识的自律,自律高强度驾驭了我们的意识,意识驱动着我们的身体,意识行为的高度统一成就了我们的自律,从而形成为了一种高度的自由。
自律最大的阻碍莫过于外界的诱惑,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纷繁复杂的事物总是令人着迷,使其失去目标,致使沉迷其中,圣人往往能够把持住诸多诱惑,他们有着高强度的意志力,能够抵御各种不利于自己修行的外界因素,他们不会因为这些诱惑而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和初心。

自律的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需要长期的坚持与成全。自己成全自己,形成意识与行动的高度统一。长期以往下去,我们会不知不觉中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是无形的,是我们不易发现的。当不经意间的某一时刻,我们突然发现时,我们其实已经变得越来越自由了!
越自律越自由,自律即自由,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律中寻得内心的自由!寻得我们想要的那一方净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