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放电影,看似平淡无奇的消息,竟然在小区中口口相传,户户相告,在人们中引起一阵兴致勃勃的骚动。
暮色苍茫,华灯初上时,带孩子的家长,休闲的老人们,吃过晚饭的年轻人们,拎着凳子,摇着扇子,陆陆续续聚集在悬挂好的电影幕布前。不久,随着雄壮嘹亮的片头曲,推出影片名《走过雪山草地》,这是一部反映红军艰苦卓越长征的影片,生动的情节立刻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情节在一幕幕地展开……然而,我却未能专心致志的看,而是因此看电影浮想联翩,想起了几十年来电影的发展所发生的变迁。
我记忆的帷幕,首先揭开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看电影的情景。
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祖国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我们居住在城市的一条街,是一家纺织厂的宿舍区,同在这条街上的是厂工会俱乐部,工会是负责职工文体娱乐活动的.因此,每个月都要放映几次电影.往往是周末,即星期六的晚上。放电影了,看电影去,是职工家属生活最感到愉快的一件事。那些年,一年四季,除了下大雨,下大雪,刮大风,每个月都放映几次。每逢放电影时,职工家属,尤其是小孩子,小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像过年似的。早早吃过晚饭,拿上小板凳。聚集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品看电影。为电影中的人物亦悲亦喜,亦恨亦怒。人们根本没有看电影要花钱的概念。这是实实在在的党和政府给予工人家属的,免费享受的精神生活。这一时期的看电影可以称作是免费电影时期吧!
记得那时看得最多的电影是:《白毛女》,《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智取华山》,《平原游击队》,《寂静的山林》,《古刹钟声》。那时期也正是中国和苏联友好时,所以,还看了许多苏联电影片,如:《列宁在十月》,《难忘的一九一九年》,《夏伯阳》,《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等。
到了五十年代末,看电影已不能免费享受了,而需要花钱买票,到电影院,坐在椅子上舒服地看了。虽然要买票,但是票价也就是一毛多钱,每当放映新电影片,人们仍然踊跃去看。那时电影院也成了男女年轻人相约,相会,自由谈恋爱的好地方。所以“爱屋及鸟”去电影院必需要看电影。人们亲近电影,电影亲近人们。所以,应叫作大众电影。
然而好景不长。风云突变,一场暴风骤雨迅猛而来。那就是一九六六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提起来令人不寒而粟的革命,也是中国文化和文化人的大劫难。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当然首当其冲,于是建国以来拍的许多影片不是“毒草”,便是“黑片”,全都被批判,被禁演。连一些演员和导演,编剧都打倒的打倒,批判的批判。于是中国电影一时“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了,真是可叹!可悲!这一时期将近十年,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恐慌年。不过,也许有人或说,那几年不是还有电影《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八部电影吗?然而,那时真正的电影吗?充其量也就是样板戏的翻版,不值一提。
改革开放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来到了,凡被十年文化大革命禁锢的都迎来了解放。电影当然也不例外,不仅文化大革命前拍摄的影片重现银幕,让人们大饱眼福。新拍摄的影片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质量高。虽然还是花钱买票看,然而因为票价低廉,人们依然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厂矿企业的工会给职工买集体票,作为给职工谋的福利。所以说那时还是电影受欢迎的时候。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后,电影开始遭受到电视机的袭击。电视机这个多少年不曾被中国人所知的“不速之客”,似乎一夜之间受宠于中国民众,而且是闪电似的。由黑白变彩色,由平板变液晶,到数字,功能越来越完善。没有几年便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再后来便是“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家万户将彩电拥入家中,不出家门,坐在家里便可以看电影,看电视连续剧,看喜剧,听音乐会,看你感到兴趣的节目。总之,电影遭受到的几乎是灭顶之灾,被大众无情的疏远。但是,电影并没有因此退出艺术舞台,而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电影开始提高自身的价值,电影剧本创作不断创新,著名导演执导,明星演员阵容庞大,推出了什么大片,贺岁片,并且借各种媒体大肆炒作,吆喝,炫耀,甚器尘上,然而效果甚微。影院前面门可罗雀。一掏几十元,上百元大钞看电影者寥若晨星。像我这样的中老年人居然十几年,二十年没有光顾过电影院。现在的电影,映在“深宫大院”自我标榜,自顾自怜,现在大多数人不再亲近电影,电影失去了大众性。
眼前还是看电影吧,这是社区为大家安排的免费文化生活,因此而使我感慨万端,也许是仅仅一孔之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