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读书笔记3

作者: 涛声已遥远 | 来源:发表于2022-06-04 08:57 被阅读0次

革命,讲的是一个梦想,当你二十五岁时有过一个激昂的梦想,一生不会太离谱,因为那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寄托;可是二十五岁以后,你应该务实了,却还在相信遥远的梦想,大概人生就没什么希望了。——蒋勋

革命者的理想主义也是孤独的一份子,做的就是离经叛道的事情,也是大众所不理解的孤独的抗争。

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Utopia)。——蒋勋

是不是说诗歌的激情就是革命,美学的极致也是孤独。正是孤独和激情带来愉悦和痛苦。

他死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火车站,旁人只知道一个老人倒在月台上,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托尔斯泰。——蒋勋

托夫的死亡,宣布着文豪的命运就是孤独的走了,走的远方的路上还是充满孤独。

《一个反叛者的话》--克鲁泡特金最后一本着作,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非常清楚的革命者的孤独感。——蒋勋

革命者的作为和思想脱离了大众,那么面临的只有孤独,死一般沉寂的孤独将笼罩着革命者。

 完成美学的诗需要孤独感,可是现世的繁华难以保持孤独感。所以我说「革命者」是现世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没有成功而保全了革命的孤独。

美学的诗歌就是大众的不可及之处,正是繁华带来的虚荣,而世界的抛弃才能产生孤独的美学之诗歌。

相关文章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3

    革命,讲的是一个梦想,当你二十五岁时有过一个激昂的梦想,一生不会太离谱,因为那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寄托;可是二十五岁以...

  • 孤独六讲 3 革命孤独

    我们提到革命的孤独都会联想到政治,但真正困难的革命往往是道德的革命,礼教的革命。 年轻就是会有这样的梦...

  • 读书笔记《孤独六讲》Day3

    思维孤独 蒋勋所说的思维孤独,可以理解为中国思辨者的孤独。 因为中国社会元素中,思辨是不受鼓励的,像老师或者家长,...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9月8日中午12:57--13:55 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在群体文化中,婚礼丧礼都是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对自...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上周看的书,是大学时曾经看过的《孤独六讲》,当时只是觉得很好,但看过就忘了。如今重新看一遍,又有很多新的感受。 严...

  • 【读书笔记】《孤独六讲》

    卷一 情欲孤独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我们内心那个巨大而荒...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题记: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在破碎重整中找回自我 记得在2015年左右,我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主播朗读蒋勋先生的文章...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1•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孤独”一词有着不同的生命意蕴: 汉字里的“孤”和“独”都是失去亲人照顾的人,都有着令...

  • 读书笔记- 孤独六讲

    感谢圈友分享了蒋勋老师《孤独六讲》的听书链接,每次都是断断续续的听。有书app也专门有一周解读此书,但记忆已经很模...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下

    思维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结论吧!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 若是民众无法思考,社会的繁荣强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六讲》读书笔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sk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