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犯错,别在小事儿上内耗。
我们要就事论事,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我们都有这种感受:当一件事情发生时,处理事情本身,并不会消耗太多能量。真正消耗我们能量的,是事情之外的自责、懊恼、言语攻击....
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犯错失误再正常不过,家长要多一点耐心、包容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成长帮助更大。
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当孩子发生一点小事,父母想要指责时,不妨把自己看作一个孩子。比如你再工作上不小心犯了个错,如果领导给你脸色,指责你,你会怎么想?
与其盯着孩子的错误,不如看到孩子的好。
当孩子犯错了,父母在与孩子沟通前,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
1、这次沟通,是否能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错误?
2、这次沟通,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还是爆发更多的问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就跟孩子敞开心扉;如果会爆发更多问题,那就选择沉默,有时候不说会比说更有效果。
我们要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当孩子得到正向的肯定和支持,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快速地成长。别把自己的无能,转化为对孩子的愤怒,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经历无数个崩溃的瞬间,尤其是当出现矛盾丛生时,好像周围的东西都跟你作对,可是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宣泄口。这时,看到孩子嬉皮笑脸的玩耍,父母便会把情绪集中在孩子身上。
一个人的愤怒,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的无能。回想我们自己经历的事情,经常出现莫名其妙地对孩子发火,尤其是遇到各种压力时,孩子就成了最佳发泄对象。
甚至,有的父母因为孩子系不好鞋带,拿不好碗筷,或者因为孩子生病大哭,都能大发雷霆。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那你真的需要好好审视自己了。透过愤怒,看到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要不然你的孩子会受尽你的委屈,因为你将会有永无止境的愤怒在等着他。
不要企图控制孩子。
喜欢在小事上消耗的父母,往往控制欲极强。
他希望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预想一样,只要孩子有一点脱离控制,他就会受不了。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孩子都不会过得太舒服。
父母不烦躁,孩子才能乐观豁达、遇事积极;
父母不焦虑,孩子才能朝气蓬勃、开朗自信,
父母不控制,孩子才能内心丰盈,通透洒脱;
好的父母,不需要太用力,而是用顺其自然的松弛感,避免在小事上内耗,孩子才能轻松、健康成长,走出一番属于自己喜欢的天地……
网友评论